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财政金融   423篇
工业经济   534篇
计划管理   1064篇
经济学   595篇
综合类   112篇
运输经济   3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29篇
农业经济   271篇
经济概况   7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457篇
  1991年   3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公司》2004,(12):52-53
增收节支,谋取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是所有企业经营的目标。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如何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耗,增大利润,一直是餐饮业的管理者们关注并希望解决的问题。大中型餐饮业的特点是部门设置多、直接创造收入的营业部门也多。一般来说,在控制采购成本、降低管理部门消耗方面,不少企业都有很多好办法,这里不再一一叙述。但对直接创造收入的各个营业部门来说,如何更有效地加强管理、降低消耗成本,却是相对困难得多的事。这  相似文献   
102.
孙岩 《活力》2005,(4):82-8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经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且重申,其基本标志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推进的重要方法:一是要采用多种形式,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一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这些论述,不但奠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国企改革不能涉及产权改革的传统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思想突破。  相似文献   
103.
魏巍  滕树彦 《活力》2006,(3):190-190
目前,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都面临着不断改革、改制的新课题,企业档案工作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档案工作新机制,在企业改革、改制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4.
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05.
106.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机制转换和我国加入WTO,原有的企业内控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机制运营,现阶段不少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现象的愈演愈烈,都反映出会计信息质量管理、货币资金管理、投资资金管理、采购结算、债权债务管理等内控制度的不完善,急需有一套与国际相接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现就如何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提点想法。  相似文献   
107.
《英才》2005,(10):100-1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频繁,商务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员工对办公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写字楼商务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这种背景下,集办公、会议、展览、购物、居住和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商务模式诞生,并随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技术创新,障碍在哪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面临一系列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障碍 企业高科技人才不足且流失严重.一方面,全国大中型企业拥有的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总数量仍然较小.另一方面,我国企业高级专家和技术带头人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不足,高级专家中的博士数很少,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仅拥有几千名有博士学位的技术人才,而我国每年毕业的工科博士就有万人以上,这说明我国的工科教育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调研发现,近10多年来,我国大量科技人才流向外国企业.如,微软中国研究院的60多名研究人员中,20名有国外留学背景,40名是中国著名学府的博士,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必将影响未来若干年我国的研发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