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48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297篇
经济学   314篇
综合类   137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65篇
农业经济   440篇
经济概况   4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4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33.
失地农民保障问题是各地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瓶颈”,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山东省烟台开发区根据国家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失地农民“两保一补”社会保障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将被征用土地村的土地补偿款和安置补助费用来为失地农民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发放生活补助费(简称“两保一补”).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地市681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对失地农民的家庭资产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即高收入失地农民偏好高风险家庭资产,低收入失地农民偏向低风险家庭资产。通过建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财富效应"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金钱稀缺感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调节作用,失地前家庭资产与高风险资产占比的关系伴随失地农民金钱稀缺感的降低而变强。本研究揭示,失地农民的家庭财富通过投资风险偏好和金钱稀缺感影响其家庭资产选择。  相似文献   
35.
“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题,有效的财政支持可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进程。当前主要的任务是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主要对策是:把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作为财政支农的目标,加大投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在“三农”问题上的财权和事权,确保资金来源;立法保证财政支农的力度,加强资金监管;精简县乡政府,改革资金管理方法;把农村“低保”作为重中之重,给失地农民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36.
1999年以后国家征地补偿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地方政府直接支付给失地农民补偿费,包括土地被征收后产生的相关土地级差收益等,失地农民在领取一次性货币补偿费后自主择业,自行解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问题。此外,有的地方还向失地农民提供“农转非”待遇。  相似文献   
37.
许音 《魅力中国》2014,(15):37-37,39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清晰了解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障碍有哪些.方能对症下药。本文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定义、现状给予介绍,并重点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文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了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甘肃省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发现失地农民的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养老保险制度推行难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9.
正每逢周末,福建省武夷山下的南源岭村都会迎来一批批自驾车前来休闲度假的游客,其中不少游客是慕名前来,他们住在农家,漫步七彩田园,亲手采摘葡萄,品尝乡村美食,不少游客流连忘返。村民的日子也因此过得红红火火。而就在几年前,南源岭村很多农民还在为生计发愁。2005年,由于武夷山世遗保护二期工程、宁武高速公路建设、303省道拓宽、大红袍山庄等项目建设的需要,南源岭村1.35万亩土地被征用,有三分之二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虽然他们获得了不同程度经济补偿,并陆续搬进统一规划的新居。但关键  相似文献   
40.
目前的农地征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补偿标准不合理。从产权角度分析农民补偿标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农地产权代表主体不明和农民拥有的经营权不完整。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明确农地产权归属和完善经营权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