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48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8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相似文献   
102.
<正>曾几何时,美国人也乐于生产东西;而今天,我们则依赖世界各地人们的创造。这场金融危机表明:美国正处于危机之中,因为美国已经停止制造产品了。曾几何时,我们也生产大量东西:电视机、服装、洗衣机、收音机、打字机、鞋、  相似文献   
103.
李立志 《光彩》2008,(8):18-19
2008年6月23日晚,在广州市滨江东路一栋住宅楼前,老张穿着一件奥运纪念T恤,正在为一位顾客拉运货物。老张手上有一张地图,各省市火炬传递的详细线路赫然标列其中,连具体时间也列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104.
《广告大观》2005,(6):26-28
近年来,虚假医疗广告造成的惨痛事实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成为一个屡治不愈的社会痼疾。在大众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我们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拧开收音机还是进入互联网,眼花缭乱的医疗广告便扑面而来。“首选”、“全新突破”、“效果显著”……这些词语频频出现于各种报刊杂志。几位穿着白大褂的“专家”在电视(电台)里滔滔不绝地宣扬自己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5.
小米 《乡镇论坛》2008,(11):42-42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夜阑人静的晚上,从收音机里传来这首老歌的时候,我就动情地想到老家皖南的那条月湾河。它发源于孟山的山顶,聚集了上百道溪流,穿山闪,越田野,绕过山脚下那些稀稀疏疏的屋舍,如青丝带般,蜿蜒回环,然后便哗哗地流向小镇南端的浦溪河,又在太平湖里找到它的归依。  相似文献   
106.
文达 《市场周刊》2012,(8):42-42
那年中秋,我在武汉购买“中夏”牌十波段收音机兼”金叶”牌随身听,然未有两年.随身听中道歇车.独收音机相伴至今,想来已有八个春秋。  相似文献   
107.
龙真 《创业家》2013,(6):116-116
对讲机和广播的战争,本质上是UGC对专业优选内容的胜利。最近在天津和几个二三级城市出差较多,我注意到出租车上的对讲机等相对传统的工具却越来越主流,满足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之前司机们赖以解闷的收音机广播正越来越边缘化。对讲机在司机眼里简直就是一个万能神器:安装以后就不用像以前那样转来转去地找客源,浪费时间、耗费汽油,还  相似文献   
108.
夏颖奇 《中关村》2009,(2):114-115
二十年前的元旦,我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开车,无聊之际随意拨弄着车上的调频收音机。旋钮转入一个台,高级的立体声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听那声音是在一个富丽堂皇的剧场,鼓掌的人足在干人以上,而掌声竟是如此的高涨热烈、潋隋澎湃、经久不息,惊得我目瞪口呆。那是我一生中从未听过的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如苍穹的福音,回荡在大厅,播撒在人间。  相似文献   
109.
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策略出发,介绍了网络收音机的软件整体结构,针对核心的系统主控管理模块、流媒体数据传输模块、音频解码模块这三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0.
滴答、滴答……钢质余音宁静悠扬,透着清澈的质感。"你看,这台马蹄钟已经‘马不停蹄’地走了50多年,跟着我们搬了好几次家,十多年前我让它‘退休’了。"熟练地拧着马蹄钟发条,把这老物件当成老朋友的,是家住重庆南岸长江边,网名为"南山行者"的孙先生。每天一千四百四十圈,时针永远不会倒转,就像每段人生都是一趟单程旅行。孙先生已过花甲之年,是一个怀旧的人,生活中总希望找到记忆里那些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