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8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1.鱼苗下塘前应检查清塘药物的药效。将几十尾鱼苗故入池塘内的网箱12—24小时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清塘后7天药效消失后方可放苗。2.放养鱼苗前要拉网锻炼。用密眼网拉网1—2次,将池中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杂鱼彻底清除。3.鱼苗要适时下塘。过早,苗嫩,生命力  相似文献   
22.
付农 《农家之友》2011,(10):23-23
如何提高鱼产量,做好鱼种合理搭配很重要。要根据池塘条件、饲料和肥料来源、管理水平进行合理混养。一、吃食鱼与肥水鱼的科学比例主养草鱼时,有青饲料和肥料供给的鱼塘,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比例为2:  相似文献   
23.
南美白对虾与河豚混养,可充分利用河豚的食性及时防治虾病。当虾出现病害时,河豚能尽早的将这部分虾吃掉,从而减少病害的传染几率,为虾病治疗争取时间,起到很大程度的辅助作用,提高养殖成功率和效益。一、放养时间清明前后,河豚放苗密度为每亩1000~3000尾,虾苗放养密度为每亩5万~6万尾(二代苗)。放养虾苗4~5天后,放养规格"绿豆"大小的河豚苗。如果  相似文献   
24.
冬季水温低,鱼放养密度大,耗氧量增加,易造成越冬渔池水体缺氧,影响越冬鱼成活率。可果取以下措施给渔池补氧。  相似文献   
25.
<正> 目前许多苗种生产单位在建鲤鱼苗乌仔培育阶段经常发生车轮虫病并导致鱼苗的大批死亡。加强对这一鱼类疾病的研究,对苗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所1998年建鲤乌仔期车轮虫病发病率为50%,通过采取可行的生态预防和药物治疗措施得以控制,并获得了较理想的苗种产量,现就我们所做的试验结果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26.
<正> 三、成虾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334—3335m~2为宜,池底要求平坦、少淤泥、泥沙比例1∶1,池坡25—30度,水深1.0—1.5m,水源充足良好,注排水方便,四周池埂建防逃设施,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75—150kg/667m~2清塘诮毒,并施入人畜粪150—200kg/667m~2,以培育浮游生物,供虾食用。2、隐蔽物设置水面栽种水葫芦等水草,占水面的1/3,  相似文献   
27.
用于罗非鱼养殖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土质以壤土、粘土成半沙土为宜,田埂须加高到50cm,宽30cm,不漏水,开挖鱼沟须在离田埂50cm处,再在稻田中间开挖一条,横向挖2条,沟宽分别为100cm、60cm,深度80-100cm,进出水口设在稻田对角线处,进水,排水口都要安装拦鱼竹栅或网片,其密度以寸片鱼不能逃逸为度,竹栅或网片上端高出田埂30cm,下端插入田泥里,排水量大的稻田可多挖几个排水口。  相似文献   
28.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对于细菌性白斑病养殖户是可以控制并能够获得良好收益的。2005年10月笔者走访了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镇北洋村养虾户刘振来,2005年他的8个池塘有3个池塘(3个池塘面积共7亩)发生细菌性白斑病,放养密度为60000尾/亩。由于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措施,病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成活率达到60%,到10月收获时这3个池塘共收获规格(50~52)尾/kg的南美白对虾4925kg,亩产703.6kg。  相似文献   
29.
笔者根据对平时走访的养殖户的养殖状况进行的研究,结合克氏螯虾的生物学特性,认为养好龙虾应把好以下“七关”。  相似文献   
30.
秋冬季节,亲鱼处于性腺发育到第Ⅲ期越冬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亲鱼性腺的正常发育和怀卵量的多少,进而影响来年的亲鱼繁殖。因此,秋冬季的亲鱼培育管理十分重要,千万不能有任何疏忽,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整池清塘入秋后,水温适宜,亲鱼摄食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