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0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随着大水面河蟹养殖的发展,围网养蟹以其节省饲料和养成规格大、品质好而得到迅猛发展。根据目前的养殖情况来看,有不少围网养殖存在河蟹回捕率低,有的回捕率仅20%左右。现根据一些实际问题,分析围网养蟹回捕率低的原因,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鳜鱼、青虾都是目前市场上的抢手货,需求量大,价格看好。推行池塘鳜鱼与青虾轮养,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鱼池闲置期,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资源,增加有效产出,又可大幅度地提高池塘养殖效益。一、池塘条件与准备1、面积 要求池塘面积3—5亩,长方形,长宽比2.5∶1,东西走向为佳,塘埂宽度3—5米,池塘坡比1∶3以上,池底平坦略向排水一侧倾斜,便于拉网干池捕捞。2、水深 水深1.2—1.5米,不宜过深,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光合作用、溶氧补充及虾、鱼的栖息吃食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冬春连夏特大干旱,给渔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进入夏季,水温升高,鱼类致病因素及敌害生物也随之增多,加上养殖水域受污染,鱼类病害常呈暴发性出现。水产养殖鱼病防治尤为重要。1.细菌性疾病:在气候干旱无雨时,各类水体水位偏低,水质较浓,加上夏季气温  相似文献   
4.
<正> 淡水甲壳类敌害,主要是鲎虫、蚌壳虫、大型水蚤等。是鱼苗发塘生产中的敌害生物,尤其鲎虫可直接捕食水花、乌仔头,并与鱼苗争氧、争食,危害极大。2000年,我们结合扎龙渔场发塘的生产实际,针对甲壳类害虫影响发塘成活率这一情况,用敌敌畏杀灭淡水甲壳类敌害,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青虾下塘是养虾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生产上不少养殖户因忽略水温、水质、天气和放养时间等操作细节,致使青虾下塘成活率往往很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虾的产量,挫伤了养殖户养殖的积极性。因此提高青虾下塘成活率就成为发展青虾养殖生产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经过多年实践,认为要  相似文献   
6.
<正>一、清塘及苗种放养:春节前后每亩用生石灰150-200kg化浆全池泼洒,同时曝晒池底10天以上。二月初开始进水,进水口要用80目网布扎紧防敌害生物进入。二月中下旬放种,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每亩放养规格为100-120只/kg的蟹种750只,规格为1.8-2.2cm的虾种15kg,放养前用专用苗种消毒剂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7.
<正> 由于鳖有自相残食的习性,养殖中按不同大小规格分级饲养十分必要,同一池中鳖的规格要基本一致,以免弱肉强食。养鳖生产一般可分为稚鳖、二龄幼鳖、三龄幼鳖、成鳖和亲鳖五个阶段饲养。稚鳖阶段体质嫩弱,活动能力差,抗病力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易受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造成大批死  相似文献   
8.
<正> 鱼苗池中几种水生动物和藻类对鱼苗危害严重,应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鱼苗的正常生长。一、龙虾系一种分布广、繁殖快的杂食性虾类,在鱼苗(种)池中大量繁殖时危害极大,既伤害鱼苗又大量吞食鱼苗,其防治方法是:1、生石灰清池:以水深1m 计每667m~2水面撒施生石灰75—100kg;2、速灭杀丁杀灭:以水深1m 计每667m~2水面用20%速灭杀丁2支溶水,再加少许洗  相似文献   
9.
<正>冬闲季节是建设、改造鱼池的最佳时候,因为经过一年或多年养鱼的池塘,由于在养殖过程中肥料和饵料残渣、鱼类粪便、泥沙杂质日积月累,加之外界影响,多种致病细菌和敌害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鱼塘老化,各种养殖环境因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此时如不及时改造,会直接影响下年养殖生产及效益的提高。现结合生产实际,简要介绍鱼池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文军  王锐 《农家之友》2007,(10S):39-39
1.甲藻。甲藻大量繁殖时,池水呈红棕色。甲藻会产生甲藻素,使鱼苗中毒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通过改变池塘的水温和水质来抑制甲藻繁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