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9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56篇
贸易经济   65篇
农业经济   51篇
经济概况   5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9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育子女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为了老有所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变迁的加速,农村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已同社会现实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引导农民改变养老观念是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以邵阳市"新农保"改革试点收益对象为调研主体,调查研究国家养老政策的改变对当地农民养老观念的影响,旨在探讨农村养老观念的改变对于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淑彬  陈静 《商业研究》2012,(9):155-159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2009年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基金筹集困难、养老保险替代率过低及政策宣传不力等问题不容忽视,必须从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从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出发,建立新农保制度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3.
立足于甘肃省酒泉地区,了解了"新农保"支付意愿的相关情况,分析出了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农民倾向的养老方式、农民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情况、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熟悉程度以及农户家庭年收入,并基于此建立因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影响支付意愿的主、次因子(附属因子)。  相似文献   
54.
张元 《时代金融》2012,(24):162
为了深层次分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情况,本文以四川省金堂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抽样调查、深入访谈、查阅官方资料,结合统计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创新性地从农民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因素,排除了传统所认为的"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收入、年龄、健康状况、行政推动等因素均具有较大影响。希望为新农保在全国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5.
2007年以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新农保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实施,两项制度如何顺畅、合理衔接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利用生活需求法测算了农村低保老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为低保家庭参保人代缴保费应分类实施;审批低保申请时,申请家庭的老年人基础养老金不计入家庭总收入,但个人账户养老金应计入家庭总收入,低保家庭成员参加新农保缴纳的保费不应从家庭总收入中扣除。  相似文献   
56.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重大创举.通过两年的试点情况来看,在机构建设、财政补贴能力、个人缴费标准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置动态的缴费标准,同时提高统筹层次,这样才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57.
林源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49-152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士认为,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这种观点尤其在新农保制度开始启动后得到了支持。文章通过从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变迁、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及新农保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养老仍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并提出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法律制度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完善家庭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本文理论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锁定效应,并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同时对比分析新农合和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锁定效应的关系。本文发现,新农保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概率降低了56.82%,使得农村劳动力跨乡镇流动的概率降低了58.04%。新农保对青年和盛年劳动力的锁定效应强于老年劳动力。参加新农保的本地农民工流动到外地成为外出农民工的概率降低了34.03%。此外,对未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劳动力而言,新农合对其流动性依然产生一定的锁定效应,但参加新农保后,新农合的锁定效应几乎被新农保完全替代。本文研究表明,在当前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趋势下,调整以新农保为代表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非携带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的社会保障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建设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广大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既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进程.而起步比较晚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是太健全的运行机制,在政策的进行和运行方面还有部分需要探讨的方面,尤其对于中国大部分的农村家庭而言,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建设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点.  相似文献   
60.
王芳  李锐 《保险研究》2016,(12):114-123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09年国家开始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新农保是否对家庭养老模式产生替代性,这一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评估验证。本文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新农保政策对不同地区家庭养老模式的替代性。结果表明,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东部地区农户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影响,但它显著降低了中西部地区农户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概率,而他们获得的经济支持金额对养老金收入并不敏感。因此,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家庭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仍未根本动摇家庭养老模式。政府须在财力允许和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新农保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