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5篇
工业经济   93篇
计划管理   186篇
经济学   411篇
综合类   76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38篇
农业经济   370篇
经济概况   36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析开都河流域在未利用地开发过程中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生态保护修复协调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采用PSR模型构建基于14个指标框架的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测度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时空视角的特征变化与格局划分评价;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前瞻性模糊预测该区域未来4年的生态风险变化态势。[结果]2009—2016年开都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生态风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风险程度由较低下降至低生态风险水平,随后上升至一般程度。这是因为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但在政府相应生态保护政策的出台落实下又逐步缓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好转明显,抵御风险能力得以提升。预测结果显示2017—2020年开都河流域生态风险将由一般生态风险程度上升至较高程度,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消减生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开都河流域作为沙漠中典型的绿洲生态系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通过未利用地的差别化开发、鼓励零星分散的开发模式以及细分不同地类开发的生态补偿设置等方式路径,以期缓解降低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未利用地开发带来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2.
[目的]海河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地区之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通过研究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为优化海河流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等工具,通过空间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结合经济社会和自然驱动因子,探索了1990—2015年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结果](1)1990—2015年海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其中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为显著,变化率达到3683%; 面积占有率由667%上升到913%。(2)1990—2000年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变化显著, 2000年之后变化幅度减小。不同时间段内,海河流域各种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基本上具有一致性。(3)从空间上看,北京市的建设用地由中心向外扩张,渤海湾沿岸建设用地扩张明显。草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未利用地减少幅度最大,面积下降了1607%。(4)1990—2015年耕地是转出面积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林地。(5)从驱动机制来看,导致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和目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社会经济发展(GDP)、人口增长,其次为气候变化,主要是降水和温度的变化。[结论]1990—2015年该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变化。国家施行的经济、生态政策对海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造成一定影响。该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基于GIS的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整体掌握皖江流域耕地地力水平、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等,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提升皖江流域的耕地质量。[方法]文章基于农业部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分别构建了皖江流域平原区和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现在较为成熟的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开展皖江流域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皖江流域平原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8.7%,18.4%,22.5%,22.7%,13.5%,17.2%,2.8%,2.9%和1.3%,其中2等地、3等地以及4等地分布区域较广,所占面积较大;皖江流域山地丘陵区耕地划分为9个等级, 1~9等地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2%,8.6%,14.2%,26.0%,21.3%,10.6%,9.0%,5.0%和3.2%,该区域主要有3等地、4等地、5等地分布。[结论]该评价结果对皖江流域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4.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贫困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45.
建立起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推动流域生态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流域水资源商品的准市场化交易模式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为此,本文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的内涵和机制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体系,并利用Holmtrom-Milgrom“委托——代理”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进行了建模研究,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流域是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地理空间,流域旅游是流域可持续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出发分析流域一体化进程中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全流域功能和结构转型视角探究旅游地绿色发展的优化策略与调控路径,是适应国内流域经济带建设、提升流域社会福利和发展公平性,促进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重要探索。本文分析了流域一体化进程中旅游地发展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现有研究基础阐释重点研究主题并构建研究框架。研究认为,流域内旅游地研究正在从点状分析走向网络和面域协同发展,旅游地发展在流域生态补偿、流域产业融合等方面产生的效应越来越明显;外部环境变迁、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流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迫切,流域内旅游地的供需结构、均衡发展、协同治理均面临挑战;未来应重点关注旅游地时空演化特征、外部环境因素、演化更新机制、时空情境模拟、优化调控路径5个方面,为正确认识流域内旅游地要素交互作用的趋势规律、实现流域内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7.
李钧 《金融博览》2021,(1):48-49
《高速公路》(组照)摄于湖北省远安县一个小山村。刚刚开通的高速公路,为这个小山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和希望。《江流无声》摄于湖北、陕西的汉江流域。汉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扰动着古老的汉水。《那村,那屋,那人》摄于湖北省通山县宝石村。宝石村民居群始建于明万历时期,是鄂南最大、历史面貌最完整的民居村落,然而古屋大多严重破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保护。  相似文献   
48.
正2014年以来,广西桂冠开投电力公司充分利用红水河流域来水逐渐丰沛的有利时机,深化价值思维效益导向,切实践行"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多方挖潜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在4月、5月份的3场洪峰中,共增发电量2000多万千瓦时,发电量呈逐月上升趋势。务实创效,优化调度增发电。今年4月初的第一场洪水,正值该公司年度1号机组A级检修进入紧张的回装阶段。为避免开闸弃水的风险,该公司运行当班值长及时向中调调度员汇报水情、积极沟通,确保了该公司在网运行的3台机组连续满负荷运行56个小时;水务值班人员及  相似文献   
49.
河道的传统治理方法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不但对原生态的景观造成了影响,而且会降低流域环境内人类可居住的环境。生态水利构建的关键是应因地制宜。在当代的河道治理过程中,生态河堤的构建也就是一种生态水利的运用,应将生态环境及生态特点与河道的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0.
《环境经济》2014,(Z1):42-46
正生态补偿被普遍认为是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均衡发展的一种有效政策手段。近十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有关部门都出台了不少生态补偿政策文件,其中国家层面的文件较少且多是一些综合性的指导文件,地方层面出台的政策文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涉及领域较广。政策文件的出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态补偿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和推进情况,为了了解生态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