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3篇
财政金融   615篇
工业经济   472篇
计划管理   1662篇
经济学   1462篇
综合类   572篇
运输经济   101篇
旅游经济   69篇
贸易经济   1209篇
农业经济   890篇
经济概况   13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篇
邮电经济   3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497篇
  2012年   542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51.
传统厂商理论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规律性认识,在很长时间内都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生产的最优决策问题.但随着新经济的出现,知识性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管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首次在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但其作用规律并没有得到类似资本、劳动要素一样的分析.本文认为管理作为一种知识性资源,遵循边际报酬递增规律且具有积累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集合资本、劳动和管理等要素的企业生产理论,拓宽了企业短期生产的最优决策区间.  相似文献   
152.
郭郦 《经济研究导刊》2007,(10):126-128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提出的社会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构建和谐社会决定了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制定物权法是实现社会安定有序的需要,是保障社会充满活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物权法上的"平等对待"与"一体保护"准则,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要求,物权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就是"定分"与"息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4.
现代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学的微观、宏观经济理论的学科体系缺失中观经济理论,导致现代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缺陷,从而难以正确解释国民经济中的中观经济问题和指导国民经济中的中观经济发展。中观经济是介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国民经济不可或缺部分,有其显著特点和运行规律。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学科体系应包括国民经济中的中观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55.
口岸作为国家指定的对外开放门户,承担着国与国之间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的重要功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口岸的发展,带动了口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本文利用口岸运行指标中的出入境货运量数据,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2011—2017年31个省(区、市)的口岸出入境货运量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尤其是2015年后,我国口岸出入境货运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三类口岸(水运、陆运和空运口岸)中,水运口岸存在更显著的、更强的空间相关性;各类口岸出入境货运量中,东部沿海地区水运呈现正向空间集聚现象,西部沿边地区陆运呈现极化现象。此外,本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地区货运总量也进行了空间动态分析,发现也存在空间相关性,且集聚效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本文提出了提升各类口岸运输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本文分析了陕西省土地资源的优势和劣势,研究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并结合国内外保护土地资源的经验,提出因地制宜挖掘土地生产潜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7.
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封闭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  相似文献   
158.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含义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化的S型生长曲线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倒U型曲线,演绎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规律曲线,并以中国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生态环境随城市化发展呈现出着先恶化、后改善的不规则倒U型耦合规律,但该规律曲线只是它们实际耦合的一种演变趋势;(2)1985~2005年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耦合表现出先倒U型和后U型的阶段特征,而这种特征曲线正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高级化、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经济增长的压力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9.
新经济与经济学的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革命,引发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传统的经济学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因而使得原有的经济学原理和概念陷入困境,其中,主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报酬递减律 报酬递减律,最早是托马斯·马尔萨斯在1798年提出的,后来在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英国)、门格尔(奥)和瓦尔拉斯(法)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创立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被经济学界称之为经济学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即所谓的“边际革命”。在此基础上,马歇尔集其大成,建立起了微观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0.
自20世纪90年代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就是目前国际上反映这一思潮的一种新型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变。在21世纪,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资源与环境的严重制约,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