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182篇
工业经济   102篇
计划管理   856篇
经济学   486篇
综合类   533篇
运输经济   116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859篇
农业经济   107篇
经济概况   9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4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02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黑客犯罪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犯罪行为,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在20世纪90年代还是"未成年的违法者"的黑客,随着利益的驱使,现已不再是为破坏而破坏了,他们的目标已经变为谋求经济利益。并且其活动已开始从寻求刺激、炫耀技能的恶作剧演变为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经济或政治犯罪活动,其形式也开始由个人行为向有组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82.
刑法第八章有关于渎职罪的规定,渎职罪与背职的行为有共同的地方,即都是违背了"正当行使职责的义务"。但二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刑法中以"渎职罪"论处的只限于第八章所规定的诸种情况,背职的行为则不仅限于这些,因为,凡是违背正当行使职责的义务的行为都是背职。  相似文献   
983.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儿童乞讨的犯罪行为是刑法修正案(六)增加的新罪,其罪名宜确定为强迫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该罪侵犯的是残疾人、儿童的人身权利,社会公共秩序只是该罪的随机客体。该罪的犯罪对象没有人数上的要求,组织一人乞讨亦可构成本罪。该罪的既遂应以乞讨者实施了乞讨行为为既遂标准。  相似文献   
984.
环境与我们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存紧密相关,但是环境犯罪形势却日益严峻,国际社会公认应该对国际环境犯罪进行规范并对严重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然而,国际社会至今尚未对国际环境犯罪形成统一定义,并缺乏有强制约束力的国际环境刑法条约,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也未实现。文章针对国际环境犯罪与国际法的新问题和新发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985.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他们较成年人罪犯来讲易于改造,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未成年人案件公诉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实行不同于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公诉制度,以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改造。  相似文献   
986.
日前,原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文代涉嫌挪用公款和贪污犯罪案经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级法院的审理,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宋文代被判死刑。巴彦淖尔市中级法院依据公诉机关对宋文代涉嫌挪用公款和贪污犯罪的7项犯罪事实的指控,通过依法公开审理,认为宋文代身为受国家机关委派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便利,侵吞、  相似文献   
987.
指出依托现代物流业进行物流配货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不法分子获取暴利的重要手段,分析了物流配货诈骗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并指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物流配货诈骗犯罪的产生,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88.
本文对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部分与原《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保护部分加以比较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按条款予以解读,意在推动此项立法在学校和学生中的施行。  相似文献   
989.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犯罪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犯罪的经济后果,本文通过收集1998~2010年我国A股市场63个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犯罪的公告,将总体样本分为在职公告样本和离职公告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犯罪公告的市场反应,通过分析事件窗口期[t-5,t+5]的11个交易日内个股的非正常收益,通过单样本均值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等显著性检验,发现高管犯罪公告当日产生了负的显著性非正常收益,并且在t和t+1日两天的非正常收益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90.
蒋晗华 《特区经济》2012,(10):232-234
《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扩展了传统贿赂犯罪的主体。犯罪主体表述中的"近亲属"、"关系密切人"等模糊性用语,难具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对犯罪主体进行清晰界定,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