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53篇
经济学   55篇
综合类   17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5篇
农业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4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极化理论视角下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但各地区金融发展的要素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如何从国家战略角度解决金融发展布局问题,需要深入思考。本文利用极化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了我国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Esteban-Ray指数的原理构造了金融发展极化指数,依据该指数对我国金融发展极化情况进行考察。分析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极化现象已经出现,并且极化速度较快,金融极化与经济极化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极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极化特点有较大差异,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郭腾云 《经济地理》2004,24(6):743-747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3.
置信传播(BP)算法可以为系统极化码提供软信息作为判决依据,也可以为系统极化码在级联迭代译码中提供交换软信息。在详细描述基于信道极化结构的置信传播算法基础上,比较了系统极化码在软信息判决方法和极化编码判决方法下错误率性能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软信息判决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极化码的误比特率,在高信噪比下误帧率方面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4.
借鉴区域经济极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在构建都市圈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构了Wolfson指数、TW指数、ER指数和KZ指数,实证测度了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极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极化特征,表现出以上海-苏州为界的南、北方向两极极化特征,且上海并非上海都市圈极化发展的唯一源头,最后从加速形成创新集群机制、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5.
安徽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其发展规模和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并需要一个成长的渐进过程。安徽城市群在发展和规划过程中,由于自身定位不清和地方利益的驱动,部分城市、城市群之间不顾现实发展基础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贪快求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的正常形成进程。为此,安徽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为审慎的态度,在明确发展什么样的城市群,谁来主导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样一个准确定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中心城市极化功能、完善城市等级结构、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组织和多元化城市群治理机制等方法和措施,来推进安徽城市群在符合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6.
1990年代以来空间极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梳理了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城市与区域的空间极化研究,西方学者的研究包括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理论研究集中在极化测度方法的研究。国内学者以实证研究为主,主要是利用极化测度方法对国内城市与区域空间极化进行研究。最后简要评述了空间极化研究。  相似文献   
47.
针对低信噪比下连续相位调制信号的极化合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符号检测技术的极 化合成新方法。通过把解调和极化合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在基带上完成了通常在中频 上实现的极化合成过程,避免了连续相位调制信号在低信噪比下载波相位跟踪困难的问题。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合成效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距小于0.3 dB。  相似文献   
48.
区域经济圈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也凸显出城市圈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文章从区域经济总体增长的效率和区域内的单独经济体之间相对经济效益这两个方面出发,运用区域经济学中的极化理论以及实证分析法来研究城市圈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得出城市圈发展对区域经济所起到的两大作用:一是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二是对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即人均GDP的差距具有明显的缓和作用。  相似文献   
4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时代的产物,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受自身内在不足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面临众多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当地的人民银行,大力融通资金,支持地方经济结构发展,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全方面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50.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国外相关差异系数和极化指数等系列数理公式,以地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2000-2010年连续11年为研究时段,定量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演变过程和格局.结果表明:近10年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演变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从演变格局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极化较为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差异与极化扩大增强较快,东北地区的经济差异和极化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经济差异和极化较小,却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就省域而言,大部分省域内部差异和极化的变化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