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49篇
综合类   2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4篇
农业经济   36篇
经济概况   28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柠檬"问题:传统市场与电子商务市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本以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提出的“柠檬”原理为出发点,对传统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交易中的“柠檬”问题进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和透视,并探讨和比较了在这两个市场解决“柠檬”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2.
本文通过简略分析传统市场的"柠檬"问题,继而从电子商务的市场的角度来总结电子商务市场"柠檬"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一般的解决方案,最后从中介的角度即从去中介化到再中介化、第三方智能代理、购物搜索引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草根推荐系统(网站)和政府性中介六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电子商务市场上"柠檬"问题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23.
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苏  韩科峰 《市场论坛》2006,(2):226-227,229
文章分析了农产品市场中的“柠檬”现象极其成因,并指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市场“柠檬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24.
《致富天地》2005,(3):47-47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通过3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垒国较大的柠檬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25.
消费市场中的柠檬现象分析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恩友  王虹 《北方经贸》2003,(1):107-108
柠檬”问题是信息不对称性的特有现象 ,它主要研究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及对市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消费市场中“柠檬”现象的分析 ,研究消费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起因及影响 ,并对消除“柠檬”现象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26.
教你一招     
巧取柠檬汁:需间断地取用少量柠檬汁时,不必将柠檬切片,可将一根硬塑料胶吸管的口部剪成斜状,插进柠檬里,要用的时候,只要稍微挤压,柠檬汁就会从吸管中溢出,平时可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便可长时间保鲜,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327.
网络餐饮为消费者就餐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对潜藏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系统分析了消费偏好对消费者经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事件概率的影响与机制,并识别了不同监管主体的调节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上海市消费者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网络餐饮存在“柠檬市场”困境,便捷偏好、价格偏好对消费者经历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在政府监管、平台监管和媒体监督下,网络餐饮的“柠檬市场”困境被缓解。此外,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信息渠道也能削弱消费偏好对消费者经历食品安全事件概率的影响。文章认为,完善网络餐饮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需要在社会共治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多方主体的监督作用,促进政府主导型治理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型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328.
中国制造业部门时有发生的行业集体声誉危机不仅抑制了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造成了企业行为扭曲。本文从“柠檬市场”不同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入手,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行业集体声誉危机对被牵连企业认证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以中国乳制品行业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危机通过破坏市场声誉机制提高了企业的认证激励,原本没有必要申请认证的高质企业比低质企业更愿意在危机后加大认证申请。此外,集体声誉危机还引发了企业非理性的过度认证,在穷尽强相关认证后,企业的认证激励并未减弱反而转向申请其他弱相关认证。额外增加的认证成本抵消了认证对销售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导致“过度认证陷阱”,不利于企业质量提升和危机行业的转型升级。上述结论从企业认证行为扭曲这一视角拓展了有关集体声誉危机负面效应的认识,对政府避免危机发生以及完善认证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