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44篇
经济概况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遗产地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纠纷问题一直困扰着决策者,成为阻碍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对元阳哈尼梯田遗产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利益集团进行了网络凝聚性、关联性、互惠性、传递性、等级性和代理性指标分析,并提出5条建议:一是提升哈尼梯田利益关系由弱利益关系转变为强利益关系,改变利益集团间存在着的核心边缘利益关系格局;二是进一步加强各利益集团内部及之间的关联性;三要充分利用哈尼梯田利益网络高互惠性、高传递性特征,加强以企业和政府机构为顶点的组间利益传递,让利益流动逐步打破哈尼梯田利益集团之间的核心边缘关系结构;四是重点加强社区在利益关系网络中的参与机会与权力,对社区进行增权;五是利益集团内部要重点培育协调人和顾问角色,利益集团之间要重点培育企业与政府、社区、压力集团之间的守门人、代理人和联络人角色,以及社区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守门人、代理人角色.  相似文献   
32.
梯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旅游动力系统理论研究的有关成果,本文建立一种由多维循环动力趋动、并能实现正向收益累积的梯田旅游发展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33.
文化景观及其保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以龙胜龙脊梯田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影响感知、人口社会学特征与影响感知的差异性以及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和方式。研究发现:(1)旅游对梯田文化景观的感知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主要原因是旅游开发后,发生了旅游与梯田争夺水源、劳动力的问题,以及旅游利益分配不协调;(2)被调查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与梯田的旅游影响感知存在差异,主要是年龄与建筑用地占用梯田用地程度问题的感知.最后提出旅游影响下龙胜龙脊梯田文化景观发展对策.实现龙脊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
35.
《致富天地》2003,(12):21-22
  相似文献   
36.
在广西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个苛刻的地主交代农夫说,一定要耕完206块田才能收工,可农夫工作了一整天,数来数去只有205块,无奈之下,他只好拾起放在地上的蓑衣准备回家,竟惊喜地发现,最后一块田就在蓑衣下面!  相似文献   
37.
佳作赏析     
《税收征纳》2013,(6):56-56
  相似文献   
38.
庄浪县发展梯田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煜 《发展》2011,(10):71-72
庄浪县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建成了百万亩梯田,创造了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开发梯田旅游的潜力很大。文章从挖掘庄浪梯田农耕文化、塑造精品旅游景点、扩大宣传、提升庄浪梯田知名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庄浪梯田旅游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39.
白晶莹 《发展》2011,(12):71-71
多年来,华池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的方针,始终重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从群众长远利益出发,从眼前利益着手,认准目标不改变,狠抓基础建设不放松。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广泛调查研究,找原因、想办法,不等、不靠,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从而形成了点面结合、点上出精品、...  相似文献   
40.
《发展》2011,(11):25-26
近年来,庄浪县以整村推进、片区开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劳动力培训输转为重点,以提高扶贫开发效益和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积极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总体上呈现出贫困人口由"多"变"少"、扶贫产业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