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8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164篇
经济学   92篇
综合类   121篇
运输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66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1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反垄断民事诉讼是《反垄断法》实施的重要方式,原告资格的认定则是反垄断民事诉讼得以启动的前提。近年来,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然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原告资格的规定却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这将限制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发展和《反垄断法》的实施。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美国的"间接购买者规则"、德国的"受影响标准"以及欧盟《白皮书》中的"受损失标准",并立足我国现行制度,结合我国国情,认为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应当以"实际损失标准"来界定原告资格,并确认消费者协会在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92.
诚信原则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通过对诚信原则的历史渊源,本文对诚实信用的争议、主要内容,以及诚信原则在我国立法中的主要表现进行论述,以期促进诚信原则在中国民事诉讼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
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法学者必须经过的一座桥,然这一重要概念却长期处于不休的学说论争中,这给民事诉讼理论体系的安定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诉讼标的理论需要在长期的学说论争中妥协,从而寻获一条相对合理的解释路径。对于诉讼标的的认识应正本清源,从其设定本旨出发去探寻和了解其真意,进而合理择定其识别基准。同时,诉讼标的的识别基准还应辅以虑及一国之民事司法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旧实体法说是一种相对合理且适切的选择。虽然旧实体法说有其固有缺陷,但可以通过程序法和实体法的互动与协作,以制度联动的方式帮助旧实体法说理论脱困,使其在理论阐释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双重功效与机能。  相似文献   
94.
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不同的是,行政诉讼中以“被告负举证责任”为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证责任倒置”。《行政诉讼法》同时还规定,行政机关提供的证据必须是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就已经掌握的证据,而不能是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后自行收集的证据。证据须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须经法庭质证,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裁判的根据。这就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在调查取证阶段,就应该掌握确凿的证据。行政机关只有在证据确凿充分,且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和相关性的情况下,才能按程序实施行政处罚。否则,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就要承担败诉风险和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5.
调解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用的、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解决相互之间的矛盾或纠纷,自然而然产生的古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当代西方社会,调解充满现代生机,诉讼费用的高昂与诉讼程序的漫长使调解日见兴旺,调解还发展到与诉讼、仲裁等纠纷解决方式相联系的程度.当前,人民调解符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是中国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存在着以下缺陷:缺乏诉答程序、举证时限制度过于苛刻、管理审前程序的主体及职权不明确、缺乏促进和解的功能等;需要通过设立被告强制答辩、审前专职准备法官制度、完善证据以及调解与和解制度,使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97.
民事诉讼中,法官适时、准确、恰当地行使释明权,有助于司法活动的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效率保障。释明权作为保障案件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提升诉讼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诉讼活动中平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能力并真正实现平等对抗。具有代表性的德、日、法等大陆法系国家相关法律中,都有针对释明权的确定性规定。本文以借鉴国外立法成功经验以弥补我国相关立法不足为出发点,对我国释明权制度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8.
《巴蜀质量跟踪》2001,(10):11-11
最近,南京市出现了一批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争论焦点的“公益官司”,引起广大法律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
李良 《重庆与世界》2013,30(2):45-47
补强证据是定案的根据,而补强证据规则是证明力规则,起着补强主证据证明力和限制法官自由裁量的功能。在民事诉讼中运用补强证据规则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审查、识别主证据的性质和范围,审查补强证据的来源、资格,最后法官进行法律推理并形成内心确信。充分研究民事诉讼中补强证据规则的运用,有利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及民事证据规则制度。  相似文献   
100.
《中国招标》2012,(26):18-19
案例在一次办公设备项目政府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后,有供应商提出了质疑。该项目的采购代理机构在质疑答复中认为:由于质疑人未能提供证明其质疑属实的有关证明材料,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驳回了该供应商的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