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7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篇
财政金融   6379篇
工业经济   2230篇
计划管理   7813篇
经济学   3286篇
综合类   1540篇
运输经济   632篇
旅游经济   48篇
贸易经济   10041篇
农业经济   5898篇
经济概况   63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88篇
邮电经济   133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260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959篇
  2014年   2738篇
  2013年   2697篇
  2012年   4154篇
  2011年   3893篇
  2010年   2958篇
  2009年   3103篇
  2008年   3059篇
  2007年   2434篇
  2006年   2473篇
  2005年   2779篇
  2004年   2303篇
  2003年   2342篇
  2002年   1570篇
  2001年   1282篇
  2000年   1307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389篇
  1997年   276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52.
埭上村位于吴江市金家坝镇东南郊,村办工业曾经一度辉煌。然而,十多年前,该村工业也经历了效益急剧滑坡的波折。近年来,该村通过企业改制,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走出了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富民强村道路。2002年,全村实现工业利税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净收入7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  相似文献   
53.
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落实好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对粮食风险基金政策作进一步的认识,以促进更好地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2002年5月,省局对各县市统计人员进行了一次微机应用技术培训,并专门为县市及基层粮食企业开发配备了“金财统计报表信息系统软件”。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县市没有启用该软件,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理想。为此,笔将应用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5.
种种迹象表明.曾经消失的商帮正在中国重现.一股几乎完全起源于民间的力量,将以一种现代的自治组织形式——民间商会,出现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而最终,他们将成为中国社会格局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56.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粮食都不纯粹是一种商品,政府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象我们这样一个受西方意识形态打压的社会主义大国尤为如此。这就决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要体现我国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十对关系:一、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有强大的政治管制能力,形成网络的组织资源———粮食企业,也有依靠行政手段动用和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和经验,由于受计划经济惯性的影响,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偏好于行政力量,有时甚至是迷信行政管制的威力,不习惯利用市场来达到自…  相似文献   
57.
58.
日本是典型的以民间企业为主导进行研究开发的国家,其经费的投入大都由企业负担,负担比例约占全国研究开发总投入的80%以上。以1990年为例,该年度日本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为120896亿日元(自然科学),其中民间企业负担比例达83.4%(100893亿日元),政府负担16.5%,国外占0.1%。从同年研究开发经费的使用情况看,用于民间企业的占92.2%,政府使用费为7.7%,国外只占0.1%。  相似文献   
59.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棉花制度 1.统购调拨的基本制度。建国初期,国家对棉花的收购,逐步由合同订购过渡到统一收购,确立了我国棉花统购的基本制度。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为了有计划地统一掌握和分配棉花,保证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外贸出口的需要,对棉花施行统购统配制度。1954年9月9日国务院举行224次政务会议,听取和批准了《关于准备实施棉布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棉花计划收购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命令规定:凡生产棉花的农民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将所产棉花除缴纳农业税和必要的自留部分外,全部卖给国家。棉农自留部分需要出售时,可由供销合作社继续收购。私营棉花商贩一律不得经营籽棉、皮棉的收购和贩运业务。私营絮棉零售商贩,继续由中国纱花布公司供应絮棉,维持经营。私营籽棉加工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委派加工。农民留种用籽棉,供销社应给予加工的便利。此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统购制度。如1956年开放小土产自由市场后,由国家统购的棉花也流入自由市场,妨碍了统配工作。为加强对自由市场的领导和管理,划清自由市场的经营范围,1957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