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近年来,栟茶镇通过环境治理创建全国生态镇,全镇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农村三、四级河道,经过清淤、捞浅,河道呈现出水清岸绿的状况,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发展河沟养殖。栟茶镇江安村现有北凌河、垦区中心河、团结河、  相似文献   
12.
13.
<正> 我们推广的河沟优质高效养殖技术,概括地讲是“四改”、“四创新”。即改传统养鱼为鱼蟹混养,在放养模式上搞创新;改常规养蟹技术为促控养蟹新法,在养殖技术上搞创新;改一病一治为综合防治,在防治技术上搞创新;改“良莠齐纳”为真假辨清,在引种技术上搞创新。 1、改传统养鱼为鱼蟹混养,在放养模式上搞创新。 河沟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单纯养鱼,粗放  相似文献   
14.
<正> 2001年,笔者在长江漳河口进行了网箱养殖黄颡鱼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水域:试验地点鲁港位于我县境内漳河入长江口处,属河道,常年有流水,平均水深2—4m,透明度大于60cm,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资源丰富,pH值6.8-8.0,全年有4—6个月水温在22℃以上。 1.2.网箱制作与设置  相似文献   
15.
<正>为更好地发展斑点叉尾鮰产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河沟港汊资源,同时寻求我市老化池塘生产的斑点叉尾鮰成品鱼异味重的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我市现有河沟水体资源,在不影响原有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河沟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4我们在溪桥镇23hm2的河沟中搞套放河蟹养殖试验,共套放蟹种454.7kg计64960只。经过几个月的饲养管理,共收获成鱼85560kg,河蟹3675kg,河蟹平均规格155g最大个体300g,河蟹的回捕率为36.5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江三角洲一带阡陌纵横、河沟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为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笔者在江苏海门地区长期从事河沟养殖的研究和推广,并总结出了几种常见的河沟养殖高效模式。这些养殖模式通过对自然河沟,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并利用各种水产品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人工养殖,从而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收益。现举例浅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黄土残塬区地形地貌为基础,对目前在建的三水河特大桥桥型方案选择进行介绍,根据桥梁建设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拟定了三种桥型方案。通过对造价、工期、施工难度、桥梁造型等综合比较,确定主跨185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作为推荐桥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