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道德规范在获得了法律的强制力的同时,丧失了自身固有的道德品格。将“互相忠实”条款纳入法律,期望以此来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婚姻不忠实现象,这实际上高估了法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姜平 《适用技术市场》2010,(6):113-114,117
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界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开始兴起,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纷纷将公司法律制度的研究转向社会责任承担方式上。传统的公司法理念认为,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即为公司的主要特征,在公司企业无限制地追求最大利润的同时往往造成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小股东、消费者、职员等)利益受损,因此在公司的盈利性目标和社会责任当中如何权衡问题上,从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WTO法律制度的法律化、西方法学的晦涩难懂及复杂的程序、相关优惠待遇规定形同虚设及缺乏相应的法律机制和诉讼经验,导致发展中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的诉前费用大幅度提高,严重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难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达国家在多年的司法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效降低政府的诉前费用负担的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发展中国家应建立相应的法律机制,提高自己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切实降低诉前费用。  相似文献   
104.
日本,韩国对中小企业的扶植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5.
尹秋婷 《商》2014,(16):145-145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我们意识到道德与法律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其关系也随着经济基础的调整而发生着改变。综合来看,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之前已有太多文章和学者就法律与道德的具体区别与联系作过论述,故在此不再累赘叙述,只试从道德的层次分化方面入手,浅谈不同道德层次与法律追求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李静 《福建税务》2002,(1):11-11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理财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应归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的,即为实现企业所有财富最大化。因此,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税收筹划引起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7.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日益成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8.
109.
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彼此支持,共同维系着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道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的现象有所滋长。因此,我们需要科学认识道德法律化,最大限度地整合两者的功能,更好地维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0.
韩忠伟 《发展》2007,(12):146-147
我国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无明确的解决办法,理论上的研究也不够深入,应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的<见义勇为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来明确国家及相关当事人对见义勇为者的责任,从而使见义勇为的义举受到法律的支撑,使见义勇为者真正解除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