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蔡昌 《财会学习》2015,(13):39-42
一、税收信用:税收诚信的理论基石 诚实守信,作为人类社会自古以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道德基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道德的法律化"上升为法律,并成为现代民商法等私法领域的"帝王条款".[1]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今天,推崇诚信已渐渐成为社会风尚,法制经济、规则经济、信用经济无一不考验和依赖着社会诚信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2.
论区域性贸易安排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加强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卓有成效地实施了100多个合作项目,建成了一批标志性工程,促进了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既是次区域合作的受益者,也为次区域的发展作出贡献。但是,在次区域的法律框架内,没有具体的执行机制,影响到经济合作的进程。为此,需要将次区域各国的优惠性贸易安排提升为法律,将各项贸易安排及具体执行措施法律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区域性法律体系,作为次区域合作的规范和保障,以营造一个鼓励和便利贸易与投资的法制环境,推动次区域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3.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基于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国家与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然而,由于政策稳定性不足、地方差异性大等弊端,在客观上并未达到促进创业的效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需,适时将政策转化为法律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4.
一般认为,大陆法系公证制度起源于古罗马的"达比伦",即代书人制度。公证的产生与罗马社会简单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独特的法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公证的发展过程中,宗教公证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宗教公证逐渐走向没落,古代公证开始向近代公证转变。法国是现代公证的诞生之地,法国民法典中的公证条款对德国民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赵海涛 《经济视角》2012,(6):144-145
为保护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于政策不具有强制性,大学医疗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责任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保障大学生参保后相关待遇的享受。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化、法律化势在必行,本文从法学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有关问题,以期对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化和法律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6.
罗伯特.基欧汉等人提出的世界政治法律化理论,是国际制度主义理论同国际法相结合的产物,研究世界政治法律化这一高度发达的国际制度形态,能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开辟新的领域。该理论深入探讨义务、精度和授权,大大加深了国际制度理论关于“规则”的理解,将国际法的建构过程纳入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从核心概念、研究议程和逻辑线索上推进了国际制度主义理论的发展。但是,该理论的系谱渊源使政府间主义色彩过于浓厚,在法律化的合法性问题和法律化的建构过程上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87.
随着汶川大地震重建工作的积极推进,如何运用法律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有关善后问题,这成为了目前金融机构普遍关注的事情。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所受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的纠纷尤为突出。为此,本刊特邀四位嘉宾,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如何运用法律化解风险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哈特的思想中蕴含了道德法律化的两种理论:道德法律化的生成理论和道德法律化的限度理论。道德法律化生成理论要解决两个问题:道德法律化的前提和道德法律化的基础问题。在哈特理论中,对道德与法律关系之间联系的承认成为道德法律化的前提;道德与法律共同追求着人的生存价值,两者存在价值上的契合。“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的内容是道德与法律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两者存在着内容上的共享。价值上的契合和内容上的共享成为道德法律化的基础。在道德法律化的限度理论上,哈特坚持“伤害”、“公开”及“最低限度内容的自然法原则”。  相似文献   
89.
汤霞 《商》2013,(9Z):183-184
当今美国处于过度法律化的统治之下,法律管的太多太细让人们无所适从。对法律的恐惧以及个人权利的滥用使得美国人民对司法产生了不信任感。试图用赋予权利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不能确保公平,这注定要给公共利益带来不公平。事无巨细的规定往往会带来对法律墨守成规的遵守,甚至会剥夺一部分人的正当权利。同时人们为了不担责任而花费更大的成本来免责,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美国重新确立相关法律制度,明确诉讼的界限,避免个人权利的滥用。  相似文献   
90.
本文拟在对犯罪人积极赔偿后刑罚从宽现象进行深层剖析的基础上,对其正当性、社会可接受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健全完善我国犯罪人积极赔偿后刑罚从宽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