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1741篇
工业经济   427篇
计划管理   1923篇
经济学   1245篇
综合类   614篇
运输经济   156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163篇
农业经济   4573篇
经济概况   200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9篇
邮电经济   2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98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1093篇
  2011年   1051篇
  2010年   912篇
  2009年   1044篇
  2008年   1053篇
  2007年   956篇
  2006年   953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1130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794篇
  2000年   894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58年   4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落实好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对粮食风险基金政策作进一步的认识,以促进更好地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2002年5月,省局对各县市统计人员进行了一次微机应用技术培训,并专门为县市及基层粮食企业开发配备了“金财统计报表信息系统软件”。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县市没有启用该软件,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理想。为此,笔将应用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3.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粮食都不纯粹是一种商品,政府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象我们这样一个受西方意识形态打压的社会主义大国尤为如此。这就决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要体现我国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十对关系:一、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有强大的政治管制能力,形成网络的组织资源———粮食企业,也有依靠行政手段动用和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和经验,由于受计划经济惯性的影响,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偏好于行政力量,有时甚至是迷信行政管制的威力,不习惯利用市场来达到自…  相似文献   
24.
25.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棉花制度 1.统购调拨的基本制度。建国初期,国家对棉花的收购,逐步由合同订购过渡到统一收购,确立了我国棉花统购的基本制度。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为了有计划地统一掌握和分配棉花,保证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外贸出口的需要,对棉花施行统购统配制度。1954年9月9日国务院举行224次政务会议,听取和批准了《关于准备实施棉布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棉花计划收购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命令规定:凡生产棉花的农民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将所产棉花除缴纳农业税和必要的自留部分外,全部卖给国家。棉农自留部分需要出售时,可由供销合作社继续收购。私营棉花商贩一律不得经营籽棉、皮棉的收购和贩运业务。私营絮棉零售商贩,继续由中国纱花布公司供应絮棉,维持经营。私营籽棉加工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委派加工。农民留种用籽棉,供销社应给予加工的便利。此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统购制度。如1956年开放小土产自由市场后,由国家统购的棉花也流入自由市场,妨碍了统配工作。为加强对自由市场的领导和管理,划清自由市场的经营范围,1957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  相似文献   
26.
27.
28.
<正> 国营物资企业是物资流通的主渠道,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物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国营物资企业在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服务观念、服务手段方面,  相似文献   
29.
已经预亏的六家PT公司在无法提出切实可行行扭亏措施情况下,很有可能将成为首批被摘牌的上市公司,摘牌已近在咫尺!PT公司终止上市后,将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与挑战,何去何从,亟待探讨。  相似文献   
30.
《商贸与会计》2004,(6):1-4
在全省商品流通业喜迎“五一”黄金周,商机盎然,蓬勃发展之际,我们在这里举行第四次创建“辽宁商业服务品牌”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是辽宁省商业厅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且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省商业厅表彰了第四批172个“辽宁商业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