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605篇
工业经济   925篇
计划管理   4014篇
经济学   2161篇
综合类   464篇
运输经济   100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2129篇
农业经济   4449篇
经济概况   18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2篇
邮电经济   1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1248篇
  2013年   1241篇
  2012年   1228篇
  2011年   1664篇
  2010年   1897篇
  2009年   1647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1001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误区之一:不查虫情,盲目打药控制棉铃虫危害的关键是认真进行虫情调查,准确掌握虫口密度及其发育进度,抓住有利时机,选用有效的方法进行科学防治。但在生产上,一些报农不注重虫情调查,有的是按照常规时间到棉田喷药,有的则是“跟着邻居走”,看到相邻棉田打药才开始防治,结果防治时间不是提前就是迟后,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对策:搞好虫情调查,适时喷药防治防治棉铃虫的关键虫期是卵高峰期,即“治虫不见虫,药打卵高峰”;二代棉铃虫,当百株累计卵量在30粒时,为生物农药防治的适期,100粒时为化学农药防治的适期。在防治适…  相似文献   
74.
75.
<正> 杂色蛤与对虾混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虾池混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养殖设施提高虾池利用率。且杂色蛤生长迅速,适应力强,养殖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收益大,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现在将本地区杂色蛤与对虾混养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的选择,根据杂色蛤的生态习性,选择养殖池最好为软泥底或半沙底,且进排水畅通,水质无污染,有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海水比重在1.016—1.020之间,面积20—100亩均可。  相似文献   
76.
<正> 养殖的鱼在发病期间,必须用药物进行防治。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防止造成死鱼现象,在用药时有六忌: 一忌不对症下药。硫酸铜、硫酸亚铁、漂白粉、敌百虫和高锰酸钾等,是防治鱼病的常用药。但不能不论鱼生了什么病,都用这类药物。应该先对鱼病进行诊断,准确确定鱼病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有些鱼病可以用大黄、仙鹤草、草蒲、松针叶、樟树叶、苦楝叶等中草药防治的,可尽量用中草  相似文献   
77.
万州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盆周山地及盆缘斜坡区。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气象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万州也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发生最频繁、最集中且种类最齐、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万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形势十分严峻。在党中央、国务院,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国土房管局的具体指导下,万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相似文献   
78.
薛勇 《农家之友》2004,(3):37-37
1.猪虱与蚤:猪虱常寄生在猪的耳根部、颈部、腹下及四肢内侧。病猪瘙痒,到处摩擦,引起红疹、化脓性皮炎、脱毛脱皮等,严重感染时造成猪贫血。猪虱还是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寄生在猪身上的蚤是一种人蚤,常寄生于在污秽环境中饲养的猪身上。防治:①1%高锰酸钾水冲洗,3%来苏儿喷洒猪体虱、蚤寄生部位,但要谨防感冒。②取敌百虫经清油煎熬,晾凉后涂擦患部。  相似文献   
79.
80.
各种果品在运输储藏过程中,均因患有不同的病害而造成损失或严重损失。发病率或损失率可达10~3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