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48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农家之友》2014,(9):31-33
<正>梁庭望,广西马山县人,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著名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者。他论证的隆安是世界重要的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理论成果有力地证明了壮族先民古骆越人也是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民族之一;他提出的关于中国南方越人3000年前已到达美洲的学术观  相似文献   
22.
<正>红河哈尼梯田分布于云南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的崇山峻岭中,面积约18万公顷,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学艺木价值。据史书以及口传家谱考证,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养育着哈尼族等10个民族约126万人口。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是它的主要特征。依山造田,最高垂直跨度1500米、  相似文献   
23.
文章通过总结以龙脊梯田为代表的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生态文明观,以挖掘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生态价值为出发点,分析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开展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需破解发展与传承、生态系统退化、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把握好保护为先、文化传承、生态有价、创新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方向,提出要深刻挖掘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生态文化观,讲好梯田系统生态故事,打造“壮乡山耕”农耕生态文化品牌,在桂北山地稻作梯田系统中创新性开展耕地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探索农耕地区“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差异化路径,推进农耕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朝鲜族农民在水稻种植及农耕文化的创新中一直是佼佼者,朝鲜族农民不仅有优秀的种植技术和丰富的种植经验,还具有优良的水稻籽种。从迁居东北到改写东北水稻种植历史,改变了传统东北旱田种植技术,提高了东北水稻种植水平,使东北成为了中国有名的"六大稻区"之一,更有"五常大米"闻名于世。朝鲜族农民在稻作农耕中起了重要作用,促使朝鲜族自身农耕文化深受世界关注。研究了朝鲜族稻作农耕文化的保护及相关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25.
《金融队伍建设》2009,(5):68-69
1.粟作和稻作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北方地区于早期以粟黍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水稻为主,两者都原产于我国。稻作农业后来向中国的周边国家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3月5日,本刊"稻香源地看农业"专题采访组来到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江西省万年县,就万年的农业发展有关情况对万年县委常委、农工部长乐志华进行了专访。老区建设:万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可谓蜚声国内外。乐志华:是的。万年建县于1512年,虽然只有五百余年的建县史,但万年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万年就有着古人类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商、周时期已有部落和村庄。尤其是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古文化遗址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  相似文献   
27.
王玲 《中国农史》2007,26(2):9-16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这里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自新石器时代以至秦汉,稻作生产传统一直未曾中断。进入魏晋南北朝后,荆州自然环境与人口的变化皆有利于稻作生产的发展,加之荆州政治军事地位的特殊性,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着意经营。使得荆州的稻作生产较之前代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稻作种植区域的扩大、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产量的增加等方面。荆州稻米总产量的增加,使得荆州不仅有余粮可支援外地,并有部分剩余稻米进入了流通领域.成为长江下游城市粮食供应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8.
宋元至近代北方的农田水利和水稻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中国农史》1992,(1):50-58
宋元至近代北方灌溉事业日渐衰落,影响了水稻的种植,传统灌区中稻作面积逐渐减少,但在京畿地区曾陆续兴起过修水利种稻的活动,西北、东北地区水利和稻作也有所发展。本文最后对历史经验作了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29.
文化旅游是当代世界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潮流,在体验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体验化的特性.基于这一特性,本文以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稻作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从体验主题构建、体验项目设计、体验氛围营造及文化本真性保护等方面,探讨了体验经济时代文化旅游的开发取向.  相似文献   
30.
东北地区稻作农业源流考朱绍新我国稻作历史久远,据1973—1974年对余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层发掘时发现了400平方米的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说明在公元前5000—4600年长江下游已有了栽培稻。东北地区稻作起源应较晚,据今只有3000多年的历史。(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