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48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过端午、到嘉兴,嘉兴正在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端午民俗文化展示地,进一步彰显嘉兴城市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2.
麋鹿和原始稻作及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修龄 《中国农史》2005,24(1):21-27
麋鹿是生活在沼泽地的动物,原产中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古代农民曾利用麋鹿踩踏过的烂泥地,播种水稻,受到启发,后来改用牛力踩踏,产生了踏耕技术。踏耕还传播到东南亚各国。麋鹿是唯一在冬季脱角的鹿.古代人对此用阴阳二气消长和天人感应的思想解释。雄麋魁伟高大,古代人以雄麋象征帝王,以“逐鹿中原”譬喻争夺王位。中国的汉字,许多是以麋鹿为基础演变创造出来的。说明麋鹿对于中国文化有潜在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正>朱启升,1952年出生于安徽,1977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安徽农科院进行杂交水稻育种至今,主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历任助理秘书、农场场长、杂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职务。现为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客座研究员,中美水稻技术合作研究(安徽)中心主任。安徽省杂交水稻攻关项目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44.
杜婷婷 《商》2012,(21):188-189
利用江西省1077户种稻大户的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从实证上分析了农户对低碳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稻农获取农业技术的信息渠道、年龄、农地基础设施、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行为影响显著,耕地面积和农户的年收入对农户低碳技术需求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5.
李荣华 《中国农史》2012,(4):3-7,27
汉魏六朝时期,华北丰富的水资源、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及南方稻作技术的北传,使得该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南下的北人,把华北的水稻种植技术带到南方,促进着南方稻作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多年生稻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是通过种植人工培育、在自然生产条件下能反复利用地下茎正常萌发再生成苗的水稻品种,实现种植一次可连续收获2季以上的稻作生产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轻简的稻作生产方式,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种稻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在湖南、江西等双季稻地区可实现一种双收,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越冬地区可实...  相似文献   
47.
本文试图将东亚传统社会的特征理解为"小农社会",旨在不依赖封建制等西方概念,从东亚固有的特征去理解东亚传统社会,同时以新视角去理解儒学、朱子学和社会构造的关系。儒学、朱子学一直以来被视为东亚传统社会的共通点,但学界对于为何朱子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朝鲜和日本也成为支配性思想这一问题却没有展开充分的探讨。本文试图结合东亚三国的统治阶层——士大夫、两班、武士的存在形态对该问题进行阐释。随着16—18世纪东亚地区集约型稻作技术的确立,作为生产主体的小农经营逐渐形成,小农经营的普遍化又导致了统治阶层与农业生产的分离。朱子学在朝鲜和日本获得统治理念的地位,与统治阶层的这一变化有紧密联系。小农社会不仅成为我们今天所谓"东亚传统"的核心部分,在19—20世纪的"近代化"过程中也维持了生命力。从这一意义出发长时段地考察东亚社会的历史,可知其最大的分水岭并不是"近代化"的前后,而是小农社会形成的前后。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江西619个种粮大户为例,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稻作经营年数越长、农业劳动人数越多及双季稻比重越高,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小,而种稻收益、家庭人口数、居地为山区、粮食补贴政策评价及订单销售方式对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积极影响;户主年龄、子女人数、灌溉条件、村庄人均耕地面积、稻谷销售价格评价及稻作经营规模等对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植物性食物的生产是一种人类重要行为模式,与整个史前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太湖流域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考古遗址的孢粉、植硅体和大植物遗存的研究成果分析,形成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全新世以前,该区域很可能有野生稻分布;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于全新世大暖期(7900-4400 BP);距今7000年前,水稻在太湖流域即以驯化稻形式存在;马家浜文化以后水稻栽培技术取得明显进步。第二,自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体系渐趋完善,水稻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多样化。第三,植物性食物资源组合复杂化,既有谷物类的水稻,也有瓜果类的甜瓜、菱属等和可能作为蔬菜类的食物;植物性食物资源分布呈现区域一致性,又不乏地方性差异。第四,史前太湖流域在波动的环境体系中,稻作农业体系和考古学文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推进食物系统转型对改善居民膳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安徽、湖南和广西3省区934份实地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LS-SEM、Ordered Logit等模型探究了智能终端使用对自留口粮农户膳食健康意识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这种意识向健康型食物系统转型实践即绿肥稻作系统采纳行为转化的机理。结果 (1)智能终端使用可以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对农户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口粮健康感知和健康关注程度具有正向强化作用;(2)口粮健康感知与健康关注可分别与绿肥稻作系统价值认知构成链式中介因子,在智能终端使用和采纳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论 应通过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在农村的普及率、增加绿肥稻作系统的在线曝光率来推进绿肥稻作系统在中国南方稻区的推广扩散,并注重改善农户的采纳持续性和采纳质量,以改善农村居民膳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