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6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0篇
财政金融   3090篇
工业经济   534篇
计划管理   3195篇
经济学   2404篇
综合类   952篇
运输经济   184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7796篇
农业经济   16537篇
经济概况   370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3篇
邮电经济   2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1479篇
  2013年   1669篇
  2012年   2330篇
  2011年   2296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2223篇
  2008年   2647篇
  2007年   1836篇
  2006年   1854篇
  2005年   2190篇
  2004年   2276篇
  2003年   2123篇
  2002年   1875篇
  2001年   1857篇
  2000年   2054篇
  1999年   630篇
  1998年   821篇
  1997年   633篇
  1996年   402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411篇
  1991年   429篇
  1990年   385篇
  1989年   29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对粮食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步伐加快的新形势下,落实好粮食风险基金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有必要对粮食风险基金政策作进一步的认识,以促进更好地落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邓梅梅 《农家之友》2003,(13):11-11
今年上半年,我区各地围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种植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春播春种出现新的变化。由于甘蔗、木薯种植规模的压缩,以及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  相似文献   
44.
基层粮食收储企业仓房条件差,大多都有面粉加工机组或其它粮食加工机组,外部粮食进入带来大量害虫,库存粮食很容易受到外界害虫的感染,为有效防止储粮害虫的感染,现介绍几种防治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5.
2002年5月,省局对各县市统计人员进行了一次微机应用技术培训,并专门为县市及基层粮食企业开发配备了“金财统计报表信息系统软件”。据了解,目前仍有不少县市没有启用该软件,其开发利用程度也不理想。为此,笔将应用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6.
1 存在的问题1.1 职工思想观念转变困难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但国有粮食企业的政府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地位并没有改变。由于政策性业务(因素)仍存在,收购有资金,保管有费用,所以粮食部门仍有一定的工资和生活费支付能力,能保持一部分人上岗。正因为如此,绝大部分粮食职工反对或不赞成改革,他们怕改革使自己失去饭碗。还认为粮食部门的补偿标准太低,与已经进行“买断”的石油、银行、烟草甚至煤炭等行业相比,相差太远,心理不平衡。1.2 资金缺乏,资产难变现 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亏损严重,有的连工资都发不出;一些企业基础设施差、自有资产很少,加之不少粮站处于边远地区,资产变现不多或无法变现。资金缺乏,无法补偿职工置换身份的开支,致使有的企业、职工想“置换’也做不到。1.3 政策不配套,关系难协调 目前,中央和大部分省(市)还都未出台深化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47.
48.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粮食都不纯粹是一种商品,政府要发挥一定的作用。象我们这样一个受西方意识形态打压的社会主义大国尤为如此。这就决定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要体现我国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十对关系:一、粮食生产经营市场化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有强大的政治管制能力,形成网络的组织资源———粮食企业,也有依靠行政手段动用和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和经验,由于受计划经济惯性的影响,在粮食市场化改革中偏好于行政力量,有时甚至是迷信行政管制的威力,不习惯利用市场来达到自…  相似文献   
49.
50.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棉花制度 1.统购调拨的基本制度。建国初期,国家对棉花的收购,逐步由合同订购过渡到统一收购,确立了我国棉花统购的基本制度。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为了有计划地统一掌握和分配棉花,保证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外贸出口的需要,对棉花施行统购统配制度。1954年9月9日国务院举行224次政务会议,听取和批准了《关于准备实施棉布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和棉花计划收购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命令规定:凡生产棉花的农民应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将所产棉花除缴纳农业税和必要的自留部分外,全部卖给国家。棉农自留部分需要出售时,可由供销合作社继续收购。私营棉花商贩一律不得经营籽棉、皮棉的收购和贩运业务。私营絮棉零售商贩,继续由中国纱花布公司供应絮棉,维持经营。私营籽棉加工业,通过供销合作社委派加工。农民留种用籽棉,供销社应给予加工的便利。此后,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统购制度。如1956年开放小土产自由市场后,由国家统购的棉花也流入自由市场,妨碍了统配工作。为加强对自由市场的领导和管理,划清自由市场的经营范围,1957年8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由国家计划收购(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农产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