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②科学用药的重要依据选择抗生素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就是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敏感程度。如果没有这个数据,水产养殖业者也只能盲目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所以,迄今为止,由于水产养殖业者没有科学用药的重要依据,在水产养殖中滥用药物的现象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2.
在水产养殖中,烟叶不仅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而且疗效彻底,无耐药性且残留低,安全环保,可供养鱼者选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药敏纸片法研究了戊糖乳杆菌、瑞士乳杆茵、干酪乳杆茵等7株益生乳杆茵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发现,7株乳杆茵均耐受多种抗生素。对戊糖乳杆茵LP-B耐四环素基因(tetM,tetS和tetW)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四环素耐受基因不位于基因组DNA上,是否存在于质粒上及其该基因的转移性等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两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来的病原菌1500株。选取型号为Vitek2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来鉴定病原菌种类,同时利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1500株病原菌中分离出587株革兰氏阳性菌(39.1%),包括2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9例溶血葡萄球菌,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数量分别为88株、85株,剩余67株为屎肠球菌;共有革兰氏阴性菌913株(60.9%),包括293株大肠埃希斯菌、225株铜绿假单胞菌,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数量分别为139株、9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氏不动杆菌分别有80株、65株,剩余18株为洋葱伯霍尔德菌。溶血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最强,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均超过50%,唯独粪肠球菌耐药性偏低。大肠埃希氏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最强,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分别为67.7%、15.6%,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余几类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均低于50%。结论为了改善病原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通过联合和合理用药来降低出现耐药株的概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11,(7):69-69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蛇毒中发现了新型蛇毒抗菌肽,可用于研发新型抗生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小等优点,效果优于美国正在研制的同类药物。  相似文献   
17.
<正>(7)降低耐药性的对策①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耐药性又称抗药性。耐药性是病原菌适应环境和化学药物作用的结果,可分为先天和后天耐药性2种。先天性耐药性是遗传学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的表现,同一种病原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及同一群体中的某些个体对一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均与先天耐药性有关,。后天耐药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药物,也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所以滥用程度和不舍理应用最为严重。随着细菌耐药性的日益严重,人们对抗生素的安全和合理使用重要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提高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水平,对哈尔滨市某医院2007年度门、急诊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不合理使用的几个方面,对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女药学家、药物化学家、医学家和教育家屠呦呦以创制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首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而赢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殊荣,特大喜讯传来,国内舆论媒体亢奋,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屠呦呦先生是首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首位华裔女性诺奖得主和诺医奖得主,这是中国医学界尤其是中医学界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这一荣耀将永远铭记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详细介绍了屠呦呦女士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与疟疾直接相关的诺医奖以及青蒿素类抗疟药物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发明)简史,不惜浓墨重彩全方位地展示了以屠呦呦为杰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英谱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花白鲢出血病在湖泊、水库、池塘养殖过程中暴发日益严重,部分养殖户产生了一定的恐慌心理,盲目地乱用药,不仅使病情加重,而且使病原体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为病害复发埋下隐患。本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病原菌、发病原因及具体症状等进行了总结,并通过科学选择药物,对疾病进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