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1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6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时代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成果显著,但距离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差距。本研究构建数字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综合指标权重,全面评估了我国31个省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现状水平。国内31个省市根据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水平和分级指标的分布特点可划分为“引领型”、“特色型”和“追赶型”。分析发现,政府供给侧分级指标内部的系统耦合协调度较好,但政府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之间存在耦合失调问题。从空间格局上来看,数字政府建设的“东-西”区域鸿沟明显。通过局部莫兰指数的分析发现,长三角范围内上海、江苏、浙江在空间上形成了数字政府建设“高-高”水平正向关联。但安徽省与其他两省一市的协调度较低,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仍有提升空间。最后,本研究根据建设水平的领先性和治理模式的典型性,选择上海、广东两省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先进的治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2.
本文依据客观性、全面性、可度量性等原则构建南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引入耦合度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和剪刀差模型,分析南宁市2012-2021年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南宁市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属于极强耦合范畴,两个系统在高水平有序状态稳定发展,且二者的协调发展度在不断得到改善,表明南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实施强有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相似文献   
93.
文章在阐述江苏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趋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必要性和阻碍其发展的要素。以南通、苏州和徐州为例,具体分析江苏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和阻力。通过三市近年来的数据,建立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江苏的区域发展状况,并为各区域提供相应的措施。南通代表的苏中地区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处于中部水平。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耦合度和协调度都较高,并且同步发展。苏北地区农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则相对落后。综上所述,加快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流转的步伐应该以区域性差异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4.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对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在同一区域中互为发展和约束条件且两者耦合作用明显。通过构建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耦合模型,判断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实证研究耦合程度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群—新型城镇化耦合度会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门槛效应,提升耦合度是产业集群获得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时,需要注重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5.
基于耦合理论,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12年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数据,对各省域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1除极个别省份,多数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具有较高的耦合度,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基本上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从空间视阈看,各省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度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关系不大。2大陆31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3处于耦合协调等级水平的省区,多数是旅游环境时滞于旅游收入,反映出旅游环境"投入-产出"的高效率;耦合协调度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省区,其突出的特征是旅游收入都时滞于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的投入难以同幅度提升旅游收入。4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等要素对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贡献存在差异,自然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社会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作用次之,服务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相对最小,经济环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
在分析金融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超效率DEA的耦合度模型对后发地区河南省1994-2011年金融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相对效率的角度来看,金融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优于城镇化对金融发展的拉动作用;虽然河南省的金融和城镇化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的跃升,但由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相对滞后,导致了城镇化与金融发展之间的耦合度呈现波动式下滑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7.
<正>一、引言城市作为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城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1],这是广义的城市环境。而狭义的城市生态环境仅指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本文所指的城市生态环境就是狭义上的城市生态环境。对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关注较多的是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2]及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3-6]。本文所关注的生态环境主要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旅游的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98.
文章根据应急物流体系的总体构成,分析了应急物流体系协同运作机理,分别从系统整体层面和微观层面建立了应急物流系统协同运作状况评价模型,即整体耦合度模型和具体指标匹配模型,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应急物流体系整体结构和协同运作状况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
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系统耦合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叶青  邓吉祥 《经济地理》2012,(1):126-130,14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乡系统耦合的定量测度指标体系和模型,探讨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系统耦合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①城乡系统耦合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城市非农产业效益、城市就业与投资对乡村具有较强的作用;农村的居民生活水平、农业效益与城市子系统的关联性较强。②吉林省中部地区城乡耦合度总体上呈现东、中、西的空间分异特征。耦合度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丘陵区和西部平原区;耦合度较低的县域集中成片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哈大沿线和5个地级市辖区。(3)依据城乡系统耦合度与人均GDP的关系,将吉林省中部24个县域划分为协调型、磨合型、拮抗型和低水平协调4种空间类型,其中拮抗型县域数占全部县域总量的54%,是今后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协调发展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0.
文章在对城乡经济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与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两者之间的发展状况与协调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动关系,且基本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各省份间存在差异,且部分地区存在恶化的迹象。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制定两者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以构建其良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