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123篇
农业经济   100篇
经济概况   5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企业家天地》2010,(6):F0003-F0003
湖南省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湖南省私营企业五百强”企业、“湖南省首家民营科技型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怡清源”野针绿茶、野尖黑茶、黑玫瑰茶、绿茶认定为绿色食品;公司董事长简伯华被评为长沙市劳动模范和芙蓉区优秀企业家。  相似文献   
112.
<正>毛清黎,生于湖南长沙,农学博士,湖北工程学院三级教授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学专业,1991年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营养硕士毕业,2006年于湖南农业大学茶及天然产物化学博士毕业。1989年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聘为同行评审专家至今,现为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湖北康乐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食  相似文献   
113.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则是中国人的"国饮"。"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诗人卢仝这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形象地描绘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道尽了中国人绵延千年的饮茶情结。近年来,我国的茶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数量、金额屡创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茶业持续快速发  相似文献   
114.
石海娥 《光彩》2014,(5):50-51
2014年4月1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召开.由于主办方前期推广宣传做得好,会场设置合理,并且是免费对市民开放,所以此次茶博会现场人潮涌动,次序井然.  相似文献   
115.
甄书秀 《中国市场》2008,(34):30-31
<正>"×××茶叶博览会隆重举行。"看到这样的名头,你一定会以为是一次茶业界的盛会。然而,日前,当花了2.88万元特装展位费的云南普洱茗上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俊华带着她的参展团队风尘仆仆、兴致勃勃地赶到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时,顿时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他们参加的所谓国际茶博会,只有二三十家  相似文献   
116.
某知名凉茶企业总经理告诉记者,红罐王老吉2003年的销售额是6亿元,2008年增加到120亿元,可见凉茶业的市场潜力确实很大。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赚钱,去年,广东大部分凉茶企业是亏损的。  相似文献   
117.
这个面积2740平方公里的县城,几乎每座山都是散发着清香的茶树。许多人家世代事茶,点到现在,全县近36万人口,有逾18万人以茶为生。  相似文献   
118.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中印茶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中国农史》1999,18(1):59-66
本文选取最能代表中印茶业发展命运的相关时间段,运用对比研究法,揭示了两国茶业兴衰荣枯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生产方式、种制技术、管理方式和贸易体制的根本差异是导致印茶兴盛、华茶衰落的主要原因,而生产决定贸易,资本主义种植园的生产方式是战胜小农个体经济的关健因素。印茶的崛起与华茶的没落均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9.
于歌 《中国报道》2008,(5):80-81
从喝茶学起 2004年秋天,正在昆明度假的商人郑炳基听说云南普洱茶厂正在改制。17岁便开始在商场打拼的郑炳基联想到早已席卷台湾和香港的普洱热潮,一眼便看准了这个行业充满商机。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