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7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154篇
经济学   56篇
综合类   44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85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20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孔明 《当代陕西》2006,(11):54-54
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诗人许浑曾两赴长安受职。第一次当为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诗人约57岁,出任监察御史,正八品上;第二次为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诗人升调工部,任虞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这两次履职都留京不长,便外任地方。许浑的代表作《咸阳城西楼晚望〉应该是诗人在履职京师期间创作的。其诗云:  相似文献   
12.
萧惑之 《中关村》2016,(4):116-117
我是一个两面派,新诗旧诗我都爱;旧诗不厌百回读,新诗洪流声澎湃。近日来,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很吸引眼球,博得好评。据说是号称300万之众旧体诗词粉丝的盛宴。"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不过,目前尚处在"旧梦  相似文献   
13.
李白寻仙     
王鲁湘 《中关村》2013,(5):104-104
原始道家的理想。就是维持人类的种种贪欲介入自然之前的那种混沌淳朴的状态,诗人李白就曾来到泰山过着阴阳和静,四时得节,万物不伤.莫之为而常自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看点     
唐代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写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人陶醉于夏日的美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身处都市的人自是没法领略“楼台倒影”、“满架蔷薇一院香”那种极其温馨的独门独院独楼的天地一家春的美妙的感觉。我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当中,土地贵得要命,水也缺得很,哪里有池塘?但是都市人自有都市人的乐子,不是有“五一”黄金周吗,这个日子大体上就是为我们都市人设计的。本期杂志就意在在一片燥热之中为读者寻找一片清凉,于是有了《标准化为山西旅游业锦上添花》、《星级民俗客栈浮躁世界的另一方清凉》,甚至还有更人性化的安排,让厕所也登上了大雅之堂——《厕所人类掩饰不住的最爱》,这些都是本刊刻意打造的栏目,形成一个旅游专题的小集纳,不知您看后满意不满意?  相似文献   
15.
小敏 《上海企业》2013,(10):94-95
中国的文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或“他”字,但其中并没有男女性别区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他”字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在此前后一段时间,一些文学作品中,“伊”字被用来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例如在著名的杭州“湖畔诗人”的诗集《村的歌集》中有《怅惘》一诗,它的前半是这样写的:“伊有一串串的话儿,想挂在伊底眼角传给我。伊看看青天上的白雁儿,想请他衔了伊底心传给我。”  相似文献   
16.
《冶金企业文化》2006,(5):22-22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16岁那年来到长安拜见顾况。顾况是当时很著名的诗人,他漫不经心地打开白居易的诗稿,读着读着,被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小诗吸引住了,不禁高声朗读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特别欣赏这首诗的独特意境:野草的生命力无比顽强。作为一个人,不也同样像野草那样,在逆境中顽强地斗争,倔强地生存吗?正因为有了顾况的介绍,白居易的诗名从此传扬开来。白居易以诗扬名  相似文献   
17.
左坚 《湖南房地产》2005,(12):20-21
公元773年,诗人杜甫一叶扁舟漂泊洞庭、湘江。7月,这位一生苦苦追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诗人溯浏阳河而上,追求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但浏阳并没有诗人的世外桃源。诗人在浏阳城外青枫浦写下了“辍舟青枫浦,双枫旧已摧。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才。浪足湖纱帽,皮须截景苔。江边地有主,暂借上天回。“  相似文献   
18.
飞机从兰州中川机场正点。起飞。飞向敦煌。 唐代诗人温子升有诗云:“客从远方来,相随歌且笑;自有敦煌乐,不减安陵调。”这是古人对敦煌的理解和评价。但是吸引我到敦煌一游,还是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段精彩字:“在人类绚丽多彩、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它们是希腊化、伊斯兰化、印度化和中国化;而这四种化曾在一个地方迷人的交汇过,并被最灿烂媳表现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化圣地——敦煌——冬类的敦煌。”  相似文献   
19.
姑苏印象     
晓文 《陕西审计》2004,(5):40-40
初识姑苏(苏州)是从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诗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诗中描绘的江南景色让人十分向往。今年,我有幸到姑苏一游,南国的风光与风土人情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清编《全唐诗》共收录二千余位诗人的诗歌近五万首,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实际,是我国一部规模宏大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唐代的农业文明与农耕文化,集中地反映在《全唐诗》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