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6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为都市女性的生存架构了人物、空间、时间的三重镜像,主人公王琦瑶一生辗转挣扎于"上海三小姐的形象"、"上海的形象"、"过去的形象"这三重镜像之间,始终未能走出镜像为其带来的浮于生存实质表面的悬空感与无根感。而这种镜像式生存的本质,则是一种非我的他者生存。正是在这种亦真亦幻的镜像式生存境遇中,王琦瑶一步步走上了满溢着欲望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12.
大数据技术的哲学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依托云计算、系列分布式处理平台等技术,采集、存储、挖掘、分析海量数据,旨在全面反映事物发展样态,预测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大数据时代,让数据“说话”,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更带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以相关性消解因果性,以总体取代样本,以镜像化世界嵌入真实世界,以数据表征事实,以符号性等同真实性。只有深度把握好大数据的技术本质,才能避免滑入数据镜像的物化世界深渊,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1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和90年代先锋派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处理上,具有布希亚类像时代的"类像"特征,文艺成为"语言(符号)自足"的世界文学语言系统,取消与生活语言系统之间的相互"参证",超越传统反映论。如格非的"埃舍尔圆圈"概念、孙甘露的文本自足实验、余华的个性化"现实感觉"等。先锋派的叙事策略成因一是源于现实环境,特定时代的历史规定,社会形态的变更迫使现代艺术家更新表达手段;二是文学的自律性和艺术的自主性,文学本是一个无限敞开的领域,应对可能的文学"物化"面对现实"无限"的困窘,以确证文艺自由独立之身。  相似文献   
114.
自1980年代通过“合资合作”而非、“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的这家法国公司.似乎特别喜欢自己的“中国”标签,热衷于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15.
论文在对拉康欲望与镜像理论的简单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媒介与人的欲望及需求的关系,试图表明在当代社会中媒介起着镜像的作用,承载着心像与完形的形象,成为受众认同的目标,通过完形和心像的诱捕力使受众产生特定的欲望,进而付出行动,而这种行动通常是为精英阶级统治服务的,维护了阶级间的剥削,维持着现状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介绍了具身认知的起源——具身哲学以及具身理论,回顾了具身认知的实证研究历程,探讨了具身现象的神经机制,认为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身实验研究正在成为学术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7.
118.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7,(18):38-46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第一次将会场放在了达沃斯以外: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的二线城市——中国大连。何止达沃斯论坛,整个发达国家经济体系都发现,他们必须寻找他们的"第二个支柱",并且在其中创造价值、引领风气之先。新兴市场及其领军企业,就是他们的"第二支柱"。和此前发现美洲大陆、日本崛起不同,这一轮新兴市场的成长被打上了鲜明的全球化印记,是全球化在特定区域内的一个镜像。  相似文献   
119.
王琦瑶终其一生徘徊于真实的存在和虚幻的镜像之间,与爱情、婚姻、幸福失之交臂,消逝的青春和岁月终究只幻化成了一曲"长恨歌".这究竟是造化弄人还是性格使然?事实上悲剧是在社会与个人的合力下产生的.王琦瑶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更是那个时代、那个城市的悲剧.王琦瑶就好像一面镜子,通过她人们仿佛可以看见上个世纪的上海,她一生的荣辱沉浮正是历史变迁中上海的真实写照.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她的遭遇依然有着发人深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刘艳涛  林鹰 《环球财经》2010,(12):118-119
一,“普通”与“史诗”改编自美国剧作家亚伯特·拉姆斯德尔·格尼《情书》的《收信快乐》,讲的是个简单的故事。实在是太简单了!两个普通的人,有着普通的名字和绰号,普普通通的4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