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169篇
经济学   268篇
综合类   56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43篇
农业经济   95篇
经济概况   4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41.
发展城市旅游业 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目标是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发展旅游业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现代化中,体制障碍较小,有利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城市和区域经济现代化。以城市为中心,以2003年中国江、浙、沪旅游年为契机,抓住筹备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共同构建区域道路和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各城市和区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发展长江三角洲旅游业,提升长江三角洲整体旅游形象和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42.
张颢瀚 《中外企业》2002,(2):109-112,159
一、用更高的标准、立足更远的目标认识长江三角洲未来的发展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辐射影响力最大的经济区域。这一地区处在中国沿海及长江这两大经济带的交汇点,不仅集有沿海经济与长江经济的优势,而且便于加强与世界经贸的交流,利于向中国大陆内地形成辐射。  相似文献   
43.
陈健  毛霞 《现代企业》2007,(3):38-38,35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宁波迅速崛起,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位居国内前列。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成效显著。已初步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宁波已经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和高效发展。除了市场先发和民营经济的体制优势外.传统优势产业、临港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集群的崛起和竞争优势的确立,奠定了宁波在长江三角洲和全国的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44.
《辽宁经济统计》2006,(3):40-41
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两个三角洲现有土地面积15.11万平方公里,人口10 663.48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5%和8.2%.但经济总量却占全国的30.8%,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5.
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营运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年来这一地区跨国公司投资总量、投资来源、投资产业、投资方式等营运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顺应区域经济的联动,长三角两省一市央行也已着手研究和启动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框架的构建,近期要着重解决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这就为农行的区域联动创造了根本性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农行联动也有自身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三地16个城市行有相同的经济客户基础和依托空间,并且这种客户基础已在融动。尤其明显的是,在一级法人制度下,自身业务运作的制度、机制、产品和运作手段兼容性相对较好,有相当接近的地缘企业文化氛围和行际间的互访互助传统,比较容易接近和统一。尽管区域经济的联动涉及产业的布局、协同和分工问题,存在市场作用下的排他性,但金融的联动在产品上却有相当高的兼容程度,只要区域范围设定,不存在排他性。当然,我们并不排除利益分配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47.
《上海物流》2007,(3):16-16
5月30日上午,市政协常委会原则通过的《关于在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提出,迫切希望上海能成为“太阳经济”,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更多发挥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48.
苏北 《企业文化》2003,(3):48-49
世博会选择上海,世界看好中国。被誉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2010年将在上海举办,会给我国带来什么?谁能与世博经济共享呢? 为中国发展再装一个“加速器”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它不仅属于上海,更属于中国。上海申博成功,既是对举办国经济实力和举办能力的考验,同  相似文献   
49.
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强,加强区域合作,增强区域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个地方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世界范围看,欧盟、东盟、北美正在加速一体化进程;从国内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正借区域合作之力迅猛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已成为各地应对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0.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沪苏浙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联手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三地各级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根据前一阶段的考察磋商和调研思考,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建议,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 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扎实,文化底蕴深厚,现已成为我国东部江海交汇处最发达的经济区、国际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继珠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经济的最亮点,在我国、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日益显现。2002年,长三角15个城市以其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8.7%的国内生产总值、21.4%的财政收入、2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