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篇 |
计划管理 | 4篇 |
综合类 | 1篇 |
贸易经济 | 16篇 |
农业经济 | 469篇 |
经济概况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正>在当今饲料价格高涨的状况下,如何确保稳产增收,提高养殖户利益是鲤鱼养殖业界面临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生产潜力,适当改变养殖模式,才能降低养殖成本,保证收益,走出逆境。一、选择优质的鲤鱼品种优质的鲤鱼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易放易捕,且个体整齐,雄性率高等优点,且最为关键是养殖过程极少出现死亡,为稳产、高产提供了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82.
83.
1.甲藻。甲藻大量繁殖时,池水呈红棕色。甲藻会产生甲藻素,使鱼苗中毒死亡。防治方法: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通过改变池塘的水温和水质来抑制甲藻繁殖。 相似文献
84.
85.
<正>造成罗非鱼苗烂身、烂尾,甚至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四种:①天气不稳定,暴雨连连,水温变化幅度大,鱼苗转运下塘后易产生应激反应,尤其是早苗体质弱,更易染病。②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养殖模式,使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6.
<正>"这鱼病怎么就治不好了呢?"近日,在珠海平沙罗非鱼基地,随着第二波鱼苗死亡高峰期的出现,养殖户谈话的主题再次转到了罗非鱼苗烂身、烂尾病上。 相似文献
87.
<正> 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3月3日国内首家引进细鳞鲳后,经三年多精心培育,已于1999年7月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在1999年7月28日通过了浙江省科委和省水产局主持的验收,共获下塘鱼 相似文献
88.
89.
此病的主要症状为20%一25%的病鱼表现为头上尾下直立,呈不协调的螺旋式旋转运动,眼球突出,鳍基部、尾柄和皮肤充血,腹部积水膨大,鳃丝、肝脏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肠道无食,内脏血管充血等。该病的病原为一种疱疹病毒(CCVD)。这种病只是在水温较高的夏季危害斑点叉尾鲴鱼苗或鱼种,感染鱼的规格大多为体重10克以下的鱼苗鱼种。目前对该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据国外资料介绍,此病长期流行于美国,死亡率达80%-90%。不过,通过采取如下这些措施,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或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0.
<正> 1、池塘“五改”。即小改大,浅改深.死(水)改活(水),漏(水)改保(水);抢(险)改防(洪)。有条件,可新建高产鱼塘。2、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①干法(留水10厘米),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公斤。或用含有30%的漂内粉4—5公斤。②带水(留水1米),每667m~2用生石灰150公斤,或用含氯30%的漂白粉12—13公斤。将生石灰或漂白粉加水溶化,均匀泼洒。清塘7天后,方可放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