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10篇
农业经济   185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目的]制备岩沙海葵毒素(PTX)多抗血清,纯化并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PTX多克隆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方法]将纯品毒素PTX与大分子蛋白质匙眼血蓝蛋白(KLH)分别巯基化,用化学法偶联二者成为半抗原,以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多价抗血清;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PTX多抗血清;以PTX纯毒素作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多价抗血清为酶标抗体,建立PTX多抗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制备的抗PTX多价抗血清,经纯化后与HRP标记成功;建立的PTX多抗直接ELISA检测法,其最佳工作浓度为18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PTX人工免疫抗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多克隆抗体为特异性抗PTX抗体,PTX多抗直接ELISA检测法对PTX的检测可达到5~10ug水平,该法应用于海产品中PTX快速检测的结果,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
为实现贝类产品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大连市海水贝类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引入贝类产品电子标签技术,把贝类生产源头、贝类加工过程、贝类运输过程及贝类进入市场等各环节的相关监控数据汇总成大连市海水贝类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形成了完整的大连市海水贝类产品从海区到市场的追溯信息数据链条,保障了贝类食品的消费安全。通过模拟测试,系统效果良好。追溯系统既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查询平台,又为管理部门对贝类质量安全监控提供良好的操作管理平台,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3.
吃蟹三注意     
螃蟹味美,但吃时仍需多加注意、有所节制。一是不吃死蟹。蟹死后体内寄生细菌迅速繁殖并扩散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积累毒素。即使死蟹煮熟煮透,这种毒素仍然不易被破坏,食用后会引起恶心呕吐、面颊潮红、心跳加速等。二是不吃生蟹。醉蟹、螃蟹体内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引发感染病。  相似文献   
74.
对青岛沿海潮间带的贝类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共得标本51种,隶属于3纲、27科,其中,双神经纲2种,腹足纲25种,瓣鳃纲24种;对贝类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5.
76.
77.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  相似文献   
78.
目的:建立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为AFB1在食品中的快速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氟乙酸(TFA)柱前衍生、C18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并利用荧光检测器测定,建立AFB1柱前衍生-HPLC检测方法。结果:AFB1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为1~50.0 ng/L,相关系数(R2)为0.991,灵敏度为0.5 ng/L,加标回收率保持在95.0%~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可对组织样品AFB1残留量进行快速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79.
80.
周瑜 《企业标准化》2010,(13):28-28
粽子在两干多年前就已作为食品,目前我国有五十多个民族有端午吃粽子的习俗,但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粽子产品的统一标准。2005年商务部的《粽子行业标准》首次按生产工艺、保鲜方式对粽子进行了分类,将各类粽子的感官指标列表,并对过氧化值、砷、铅、黄曲霉毒素、食品添加剂等理化卫生指标进行了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