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4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777篇
工业经济   234篇
计划管理   590篇
经济学   1645篇
综合类   1091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40篇
贸易经济   618篇
农业经济   859篇
经济概况   1022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88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593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71.
益贫式增长是对穷人有利的经济增长,它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受益程度,被认为是有效减贫的最佳经济增长模式。益贫式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最大动力,但是经济增长是减贫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高速的经济增长必须配合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才能实现贫困快速下降。实现益贫式增长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经济增长直接提高穷人收入;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公共再分配使贫困人口从经济增长中间接获益。本文通过对益贫式增长的含义及其实现路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1988年、1995年、2002年及2007年独生子女样本,使用Jorgenson Fraumeni未来终生收入法,旨在更加精确地估算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并分析其时间趋势、群体分布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基于该方法得到的未来终生年收入均值可最大程度显著减小父代收入测量误差导致的向下偏误。第二,我国城镇代际收入流动水平趋于下降,收入结构趋于固化,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代际收入弹性系数范围分别为(大于0262)、(大于0483)、(0466,0544)以及(0483,0554)。第三,中国城镇的代际收入流动水平呈现非线性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之间代际收入流动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973.
    
The well‐known index of income bipolarization proposed by Wolfson (1994) requires two groups to be split according to the median income and, therefore, to be non‐overlapping.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polarization index in the spirit of the Wolfson index. It allows for any possible parti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two or more (also overlapping) groups. The new index maintains the simplicity and immediate comprehension of the Wolfson index, though being much more flexible. An application is then provided for German and Italian income data.  相似文献   
974.
This paper examines citizenship-based arguments for work-conditioned welfare and basic income. I argue that the most common citizenship-based justifications for work requirements—the paternalistic and civic republican arguments—are flawed because of their selectivity, and that the only defensible citizenship-based justification for work requirements is the socialist model, which enforces work requirements universally on all. I offer as a liberal alternative a radically pluralist notion of citizenship, with a kind of universal economic suffrage at its core, to justify an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in the US.  相似文献   
975.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limits of an exhilarationist regime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We propose a model where distributive shares are endogenously determined by assuming labor productivity to vary with the level of output/capacity utilization due to economies of scale. With an additional assumption of investment being determined by profit share we have a self-reinforc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output and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this model. Is there a limit to such a cumulative process? Here we analyze this question without relying on exogenous mechanisms such as ``ceiling/floor'' concepts.  相似文献   
976.
对于财政政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主要存在凯恩斯观点、生命周期观点和李嘉图等价命题三种研究视角.但对中国而言,当前的转型经济环境将使现实中符合上述三种视角的居民会同时存在,亦即不同消费群体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是异质的.文章构建了一个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其中凯恩斯观点和李嘉图等价命题均为这个框架下的特殊形式,从而为消费者行为对财政政策的异质反应提供了一个理论性的解释.此外,文章将我国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分为五组进行相关的经验检验,发现各居民户组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模式大致按收入水平由高到低表现为李嘉图等价情形、扩展的生命周期情形和凯恩斯情形,这意味着财政政策的制定对各收入阶层的居民具有歧视性效果.文章最后从优化政府购买的支出结构和调整当前税制结构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刺激国内居民消费的增长.  相似文献   
977.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78.
We apply a twin design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education and income. The estima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health and education and income, controlling for unobserved endowments, at the twin‐pair level, are lower than estimates obtained via ordinary least‐squares (OLS) on the same sample. Thus, OLS‐based effects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are biased, exaggerat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 and income to health inequality. The main part of health inequality is explained by within‐twin‐pair fixed effects, incorporating family background and genetic inheritance. It appears that education and income policies have less to offer for reducing health inequality than is usually assumed.  相似文献   
979.
盛斌  魏方 《当代财经》2012,(5):85-93
二元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分析表明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取决于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弹性以及FDI对他们各自的需求影响。同时,利用1998-2010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表明FDI在整体上有助于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效应在东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此外,FDI通过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提高其工资性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FDI的流入会通过贸易效应有利于缩小依赖加工贸易发展的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另一方面,FDI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的非均衡性扩大了城乡收入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980.
胡立和 《经济与管理》2004,18(10):30-33
本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湖南省农民收入水平地区间差异的对比分析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说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对农民收入均有重要影响。造成湖南省农民收入水平地区间差异的原因在于:农村教育发展上的差异、非农产业发展上的差异、市场化发育程度上的差异、资源环境条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