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1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京津冀区域环保行政执法协同发展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京津冀地区的环保执法工作中尚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三地配合程度不够,存在传统的各地分而治之的现象,各执法部门职能交叉,从而影响到区域环保执法的效果.加强区域间环境执法的协同合作与发展,是治理污染、建立健康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京津冀地区的现实环境状况出发,结合区域环境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京津冀地区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基于模糊DEA的京津冀能源政策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引入L-R模糊数,将定性评价指标的值转化成模糊数。在基本C2 R模型的基础上,应用α截集构建了能源政策绩效评估的α-FC2 R模型,根据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确定绩效的好坏。通过评价京津冀能源政策的绩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为保定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依据对北京老人的养老需求及对来保定养老的调研,并根据美国学者E.S.Lee的推拉理论,提出在保定养老产业发展中,推进与北京的同城化、聚集社会各方力量、增强对北京老人吸引力、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等建议。  相似文献   
54.
京津冀是我国重点发展区域,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京津冀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借助加权求和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测算2009—2018年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并通过双变量自相关分析探讨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相关性,揭示京津冀地区绿色发展现状及其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8年,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异明显;绿色发展高效率区域的数量不断增加,并有向南延伸的趋势;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与发展效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张家口—北京—廊坊连片区域是绿色发展的示范区域,有望带动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5.
倪君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0
协同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及子系统协同创新水平的演变趋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0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京津、津冀、京冀创新子系统向均衡发展演变支撑区域整体协同创新水平提升;河北创新系统有序度的快速增长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度的提升做出了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提供一定研究支撑,同时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6.
就客运专线兴建后,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物流、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京津冀经济圈内部的流动进行了分析论证,探讨了各生产要素的流动趋势以及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客运专线的兴建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京津的扩张效应和河北的收缩效应。  相似文献   
57.
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是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京津冀43个区市2013—2018年的创新政策进行量化,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京津冀各区市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区市创新政策与创新绩效均呈现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创新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本区域创新绩效,且对相邻区域创新绩效存在空间影响效应;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空间效应均存在区域异质性.相对于天津和河北,北京市的创新政策实施对区内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创新政策工具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相比于需求侧政策和环境侧政策,供给侧政策对本地区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强;需求侧政策对相邻区域的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供给侧和环境侧政策对相邻区域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8.
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59.
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十一五"新增长区域的战略机遇,与"长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可以找出影响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使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即从三地实际的发展要求出发,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加大合作力度,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和错位发展,逐步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力强的产业布局;改变"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经济一体化,带动中小城市乃至县域经济,实现京津冀区域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0.
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类似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公式来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度,用以反映中心旅游城市对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并按照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平均值的无纲量化来探究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缓慢的原因,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旅游具有客源市场结构不均衡、经济联系呈圈层结构、高铁建设推进旅游一体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