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76篇
工业经济   42篇
计划管理   153篇
经济学   166篇
综合类   91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86篇
贸易经济   126篇
农业经济   106篇
经济概况   1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随着软件领域中移动计算、分布计算和Web Service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计算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复杂、多元。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计算环境,构建一个自适应的动态软件架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首先介绍一个成功的软件系统结构框架实例——Open Service Gateway Initiative(OSGi)。然后,以请求质量QoS为核心,对面向服务的OSGi框架进行扩展,提出了一个动态自适应软件架构解决方案,它以用户QoS属性为目标驱动,通过动态调整软件自身结构,以进一步提高用户期望的服务质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调度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城市社区建设愈来愈成为城市管理和城市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整合社区资源,深化社区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已成为社区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主要工作方向,而妇女社区意识的养成和构建,则是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加强社区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增强妇女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使社区建设真正实现共享、共建、共管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3.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54.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参与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文峰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34-136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在社区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城市的社区参与存在总体参与率低、参与被动、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只有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才能进一步促进社区参与,进而实现社区自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5.
开放式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规划与运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开放式社区成为城市交通的"贫民窟"问题,济南市交警率先开展了开放式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的规划与运营。交通微循环体系规划和管理并重,规划角度从打通支路网、渠化主要交叉口、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加强公建交通管理、慢行交通优先方面规范行车、停车秩序;管理角度从健全管理机制、构建长效机制、划拨专项资金、广纳社会建议方面体现属地管理理念。深刻剖析实践案例、实施步骤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措施,确保规划与管理有效衔接。结果表明,开放式社区交通微循环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社会反映好,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被城市化"现象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城市化"是农村社区化进程中的"异化"现象,是地方政府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模式惯性以及政绩思维习惯的结果,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村社区化建设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掌握好节凑,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条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引导,因地削宜、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57.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宜居社区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童  吕斌  张纯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9):118-124
在21世纪人本主义回归的思潮下,“宜居”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词,而社区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宜居社区的评价指标,目的在于基于地方尺度和居民视角,识别社区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在为社区规划提供参考依据.采取强调居民主观感受的模糊评价方法,在北京市交道口街道通过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结果表明,社区...  相似文献   
58.
社区参与、集体行动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克中  贺雪峰 《经济学家》2008,302(1):32-39
在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治理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传统理论强调个人理性行为导致集体行动困境.本文通过将参与意识纳入博弈论分析框架演绎出社区参与发生的外部条件,外部通过降低个体参与的成本收益比率,促使社区参与规模产生临界值效应而形成高水平集体行动均衡,社区参与形成的集体行动促使公用地悲剧为公用地繁荣.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构建政府、市场和社区参与的综合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59.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 and adaptive nature of Pacific Island communities is a growing yet relatively unexplored area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aking an ethnographic research approach,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over 40 year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ve led to complex and multi-scale changes within an Indigenous Fijian village. The study establishes that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a range of ecological shifts that have, over time, spurred far-reaching changes within the embedded sociocultural constructs of the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viti Resort, a water catchment dam, a causeway and a man-made island have created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otemic associations, livelihood approaches,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s within Vatuolalai village.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l adaptive cycles, and new behaviours, practices and values that redefine the cultural landscape will be discusse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interconnectivity of nature, society and culture within Indigenous communal systems and asserts that ecological changes introduced in one part of a community stimulate complex, non-linear responses in other elements of the socio-ecological system of a Fijian village.  相似文献   
60.
Within a wide body of literature it has been argued and demonstrated tha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s advantageous in terms of the sustain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ment policies adopted. However, over time, doubts have been raised about whethe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hould take pla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re are major concerns regarding the immaturity and the incompliance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relation to the requirements necessary for an effective participatory planning.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mega-events, due to their wide scope and the key role that large groups of stakeholders play in their success, may represent a driver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explore our idea, we will analys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planning of a mega-event with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driven by the organis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According to our evidence, some initial elements of participative decision-making have indeed developed around the organisation of this mega-event, even though China has historically been considered refractory toward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Finally, we discuss the findings in the light of existing knowledge to elicit significant questions abou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o address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top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