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246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124篇
经济学   210篇
综合类   26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09篇
农业经济   72篇
经济概况   155篇
  2025年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韩永红 《特区经济》2007,224(9):217-219
竞争法豁免制度可以平衡竞争政策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之间的冲突,有助于实现竞争法的多重价值目标。以基础性条约、欧盟理事会的条例、欧洲委员会的通知、指导建议及欧洲法院判例为渊源,以个案豁免和类别豁免为内容,欧盟的竞争法已建立起完备的豁免制度。我国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的构建既要借鉴"他山之石"又要立足于"本土资源"。在制度设计上至少应思考并解决三个问题:豁免制度具体应包含哪些类型的豁免?豁免制度的适用采用审查确认制度还是直接适用制度?豁免制度立法采具体列举式还是原则概括式?  相似文献   
82.
周培萍 《特区经济》2010,(9):169-171
城市的发展必然导致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随着城镇化建设,失地农民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生老病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新近出现的失地农民就业环境的恶劣和居住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得不引起人们和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法律层面找出关于失地农民法律保障的缺失,提出构建全方位的失地农民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3.
刘明非 《特区经济》2010,(7):249-250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拉大了,虽然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解决有多种办法,但金融法作为宏观调控居于核心地位。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法调控的内涵和相关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紧接着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法调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调控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网络在企业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研究网络中知识要素的产生、传播、吸收等问题对了解企业网络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核心文献数据库,收集创新网络领域知识要素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该领域近30年有关知识主题研究的演化规律、整体趋势等进行梳理。结果表明,国内外研究年度发文量均呈现3个阶段变化趋势,且分别拥有各自重要载文期刊,国内研究已形成核心团队,而国外并未形成;国内外研究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性,且均形成较为清晰的研究框架;在演化规律上,国内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研究特征显著,而国外更加注重纵向深入探索分析,研究内容也更加分散;在未来前沿热点分析上,中外学者关注内容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知识协同、知识惯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知识影响的研究是未来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85.
《矿产资源法》修订在宏观方向上应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价值并加以保护,促进矿产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肯认市场在矿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推动矿产资源市场协调有序发展;强化\"依法治矿\"思维,助力矿产资源治理体系现代化;秉持体系化理念,增强改革和修法的协同一致性.《矿产资源法》修订还应关注矿业权出让、矿业权流转、矿产资源保护与矿区生态维护、对矿业权人的监管与矿产资源的管理等具体制度规则,并于立法理念、概念规范、语言表述、法律责任等层面努力提升立法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86.
Natural Law has influenced German tax theories up to the present day. It has also influenced the request for the subsistence level exemption and the granting of a basic allowance, which only developed their full persuasiveness when derived from Natural Law. This paper shows that Natural Law tax theory (mid 1600s to early 1800s), based the subsistence level tax exemption on the right to live, the individualistic state contract theory and the ability-to-pay principle. It also reveals that Adam Smith's view regarding ability-to-pay as a basis for taxation was already contained in British Natural Law and in older German traditions.  相似文献   
87.
我国法学界对SA8000标准的研究焦点主要是如何在此标准的基点上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而对SA8000标准的法律渊源研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传统法理学说认为法律渊源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之说,其共同点在于学界比较一致的认为法律渊源较多的是指法的效力渊源。从法的效力渊源角度对SA8000标准的法律渊源进行考察,归纳出SA8000标准的直接法律渊源与间接法律渊源,从而对SA8000标准的法律渊源研究形成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88.
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既是重要法律问题,也是重要社会问题。当前,现行《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权益保护存在缺陷,企业裁员对劳动者权益损害严重,过渡条款适用对劳动者产生不利影响。完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应重视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提高裁员后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水平,加强对过渡条款适用范围限制,从劳动合同签订的主体入手,加强其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法律缺陷对劳动者权益带来损害。  相似文献   
89.
Defending Gibrat’s Law as a long-run regular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cording to Gibrat’s Law of Proportionate Effect, the growth rate of a given firm is independent of its siz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eriod examined. While earlier studies tended to confirm the Law, more recent research generally rejects it. This article reconciles these two streams of litera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ole of market selection and learning in reshaping a given population of firms through time. Consistently with previous studies, we find that Gibrat’s Law has to be rejected ex ante, since smaller firms tend to grow faster than their larger counterparts. However, a significant convergence toward Gibrat-like behavior can be detected ex post. This finding is an indication that market selection “cleans”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of firms, so that the resulting industrial “core” does not depart from a Gibrat-like pattern of growth.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ose models based on passive and active learning, and can be seen as a defense of the validity of the Law in the long-run.
Marco VivarelliEmail:
  相似文献   
90.
以《广告法》上的"广告"为视点展开分析和论证,具有同时评判现行广告法制之各种制度设计的功能和价值。通过对《广告法》上的"广告"的诸要素的分析,以及对《广告法》所列举之违法商业广告的类型化梳理,有助于我们在深刻把握作为《广告法》规制对象的"广告"的真实内涵的基础上,全面评判《广告法》对"广告"之规制现状,进而为《广告法》的修改和完善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