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财政金融   610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690篇
经济学   1046篇
综合类   303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37篇
贸易经济   326篇
农业经济   115篇
经济概况   3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07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研究目的:检验征地过程中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对被征地农民满意度的影响,为改革征地制度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随机抽样调查法和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研究结果:征地过程中农民的知情权与满意度成负相关关系,参与权能显著提高满意度;表达权和监督权由于实际中不能有效落实,其影响不显著,但二者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满意度。征地补偿标准和被征地者是否为村干部显著影响征地的满意度且影响方向为正。研究结论:征地制度改革中既要加强对农民的补偿安置等实体性权利保障,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农民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应加强和完善"两公告一登记"制度,给予农民平等的谈判权利,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加强行政和司法监督。  相似文献   
972.
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根据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林地块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否有林权证、是否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是否有木材采伐等影响因素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林权证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林改配套改革的实施、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最新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73.
中国柑橘的出口对中国南方广大果农的脱贫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重要的作用。运用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方法对中国柑橘出口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进口国的GDP、中国的农业从业人口、进口国的人口、距离、汇率、中国柑橘总产量以及与东盟的合作关系等7个要素显著影响中国柑橘的出口。潜力进行测算得出:荷兰、香港、加拿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越南、美国和新加坡等9个国家和地区属于潜力再造型;日本属于潜力开拓型;德国、菲律宾、泰国、新西兰、韩国和澳大利亚属于潜力巨大型。对此提出积极加入区域合作组织、降低柑橘成本、改善储运条件和改善出口市场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4.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层次经济发展在空间中显著影响违法占用耕地的具体因素,为加强土地调控和土地督察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省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固定资产投资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江西省市级层次的违法占用耕地主要与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在空间上呈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GD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对违法占用耕地的影响,减少违法占用耕地,引导土地合法合理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75.
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又必须以农地流转为前提。以农户个体及家庭特征为对象,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农户文化水平、搬迁意愿、家庭劳动力数量、土地细碎化程度及土地流转经历对农户土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户文化水平越高、搬迁意愿越强烈、家庭劳动数量越多,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越强烈:土地细碎化程度是农地流转的一个限制因素;已有过农地流转经历的农户,越愿意进行农地流转;②研究区农地流转意愿较强,有52%的农户期待农地流转,需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农地合理流转。  相似文献   
976.
基于DPSIR模型的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地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的综合定量研究方法,为相关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 GIS空间分析法,综合适宜性评价与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结果:基于DPSIR模型分析天津市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压力与影响因素,评价其综合适宜性状态,基于此划定经济发展优先、生态保护优先和协调发展三个土地空间配置方案,并对三个方案进行景观健康影响评价,发现以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城市建设对未来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最小,因此建议选择协调方案作为天津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和功能分区的首选方案。研究结论:基于DRSIR模型进行市域土地空间配置优化研究,不仅有助于研究者针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特点选择评价内容与指标,而且可定量化评价土地空间配置方案的潜在生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地空间配置优化方案选择中的人为主观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7.
本文以上海远洋渔业为案例,基于波特钻石理论模型,构建了远洋渔业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驱动力因素构成。研究发现,上海远洋渔业的产业驱动力主要包括五种要素,即高级生产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国际化战略、结构调整和国内优势地位等产业内部因素,以及国内外旺盛的市场需求、远洋捕捞业上下游产业联系和政府支持等外部因素,这五个决定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使上海远渔业的产业发展。国际规则和机会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两个辅助变量,只有在国际规则的治理框架下,把握有利时机,才能更好地促进上海远洋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8.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的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蒂伯特模型,从理论和实际上解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所在;并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对社会保障的巨大需求压力;但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9.
本文将水资源约束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因素相耦合,用以评价新疆产业用水增长质量。通过构建产业用水的边际效应分解模型,计算了新疆2005—2010年产业用水的规模、技术及结构的边际效应,并进行了时空分异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疆产业用水增长质量指数,运用ESDA方法,探讨新疆产业用水增长质量的空间关联模式,得出研究期内产业用水增长质量呈现正的空间自相关,并且空间集聚方式以H—H、L—L为主要特征,区域空间差异明显。因此,新疆应该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用水技术的引进与创新,促进水资源在产业内部及产业间循环利用;经济发达且用水质量较高的地州应该发挥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改善经济落后地州的产业用水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980.
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是引起农村空心化的直接原因,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土地制度不完善、农业补贴力度不够、人地矛盾尖锐则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驱动力。在分析福建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和农村空心化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运用推拉模型归纳演绎农村空心化形成的机理,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用性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