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8篇 |
免费 | 585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5篇 |
工业经济 | 39篇 |
计划管理 | 259篇 |
经济学 | 469篇 |
综合类 | 360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旅游经济 | 17篇 |
贸易经济 | 214篇 |
农业经济 | 983篇 |
经济概况 | 4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84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155篇 |
2012年 | 258篇 |
2011年 | 240篇 |
2010年 | 202篇 |
2009年 | 152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179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采用熵值赋权法计算山东半岛2000-2008年度环境污染的评价指标值,采用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就外国直接投资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通过规模效应加剧山东半岛的环境污染,但其结构效应对环境产生正面影响,技术效应没有产生具有显著统计意义的影响。应该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改善FDI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2.
基于河北省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3570处,采用图表统计分析法,对分布高程、坡度、汇水面积等地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地形地势因素对河北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从而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地质灾害的规划、预防提供参考。受制于人类居住环境等因素,河北省地质灾害在海拔高程、坡度、沟床比降等方面并非理论上的正相关性,而是呈抛物线型分布,其主要分布于海拔200~700 m的中低山区,崩塌发育坡度多大于60°,滑坡发育坡度多在20°~50°,泥石流汇水面积大多小于5 km 2,沟谷形态以V型谷为主,在山坡坡度大于25°,高差100~500 m,沟床比降213~105‰的区域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43.
随着航空产业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航空业步入了一个全新时代,航空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动态。本文分析了江苏航空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研究了航空产业作为江苏省支柱产业的优势和机遇。在此基础上,从发展战略、产业定位及技术路线等提出了江苏发展航空产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44.
西部教育发展战略初探--以江苏"教育强省"的实践经验为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落后制约了其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借鉴江苏"教育强省"的成功经验,西部教育应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为教育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因地制宜发展教育,为教育的发展建构体制框架;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促进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挖掘潜力. 相似文献
45.
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利用经济发展的数量参数统计方法和地理空间匹配分析工具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度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整体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2000—2007年,多数地级市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及二者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地理空间匹配分析表明,17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异规律明显,表现为中南部较西北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协调性水平高。由此看出,安徽省区域城市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地域性分片块状的特点,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46.
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年际和月份等时空上和地域空间结构上及消费结构上对辽宁沿海地区海外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7.
贵州省农地流转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97-100
新形势下,做好农地流转工作,寻找制约土地流转的关键因素是迫切而重要的。文章通过抽样调查与数理统计方法,对贵州省7个典型县(区)的358户农户家庭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贵州省农地流转的现状,挖掘出制约农地流转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认为:(1)农地流转规模差异主要表现在流转方式、流转对象及流转规模等3个方面。流转的主要方式为转让与出租,流转规模总体偏小,流转对象大部分限于农户之间。(2)制约因素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因素、土地价格因素、农户自身因素及政策制度等4个层面影响。经过实际调研,该文提出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提高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法规体系等方面可行对策建议,对加快贵州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