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43篇
工业经济   35篇
计划管理   307篇
经济学   516篇
综合类   64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109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14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2.
论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高帆 《经济研究》2005,40(9):91-102
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然而,现有文献不能为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这影响了人们对二元经济问题的认识及转化路径的选择。本文认为二元经济反差源于两部门不同的分工水平,结构转变的趋向必须在分工演进的视角下才可能得到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证明了随着分工组织的演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体现为一个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而促使分工演进的关键是交易效率提高,或者说交易费用降低,理论推导的命题能够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这样就内在一致地解释了二元经济结构在产业和空间等方面的转化趋向。  相似文献   
113.
由于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运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容易引起评价结果误差。采用二者相结合的三阶段DEA模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测度与分析,能够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规模效率不足是限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另外,市场开放度能够显著正向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而政府资助、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竞争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最后,对投入要素与技术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内地28个省市划分为4种创新类型,并〖JP〗提出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4.
对中国IPO极高的抑价现象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定价效率观”和“租金分配观”。以2005—2012年A股IPO公司作为样本,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租金分配观”只在2005-2008年成立,在2009-2012年不成立;“定价效率观”则能更好地解释2005年实施询价配售制度以来中国IPO抑价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5.
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脱逃、患精神病、严重疾病的情形一律中止侦查、审查、审理 ,造成了诉讼迟延 ,诉讼不经济的局面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诉讼公正的实现。在我国应该建立缺席判决制度以改善诉讼迟延的局面并进而保证诉讼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6.
X效率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关于企业组织效率的分析理论,诞生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内部组织效率的忽视。作为新的理论视角,X效率理论体系中有关企业微观效率的“全权委托偏好”、“惯性区域”等理论可以很好地用于解释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7.
通过构建改进的Cobb-Douglas 生产函数,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336家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期企业要素投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研发投入、管理水平、销售能力、资产负债率对企业创业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同时发现,我国创业期企业在要素投入方面具有从增加传统要素(劳动和资本)投入向提高技术效率要素投入方向转变的特征。进一步深化了新兴经济市场企业创业绩效与要素投入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可为创业期企业进行合理要素投入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8.
王秀意 《技术经济》2022,41(8):34-46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相似文献   
119.
噪声交易与市场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行业、规模、负债和成长能力的配对,建立起32家上证50成份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样本,然后运用合理的计量方法,首次估计出符合我国股市微观结构的噪声交易高频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噪声交易与信息不对称、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等市场质量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发现:我国股市私人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持久性;噪声交易提高了交投活跃程度,同时却扩大了执行成本和价格波动幅度;噪声交易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不大;噪声交易使实际价差缩小,进而削弱了市场有效性。由此可见,噪声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继续改革价格形成机制、增强价值投资力量、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并强化交易监控,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股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0.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分行业的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研究方法:通过编制含能源实物流量的价值型能源投入产出可比价序列表,测算出能源回弹效应与综合能耗系数,结合行业综合能耗情况分析了能源回弹效应的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各行业在能耗方面表现迥异,能源回弹效应也存在典型的行业异质性;中国整体经济能源回弹程度并不高,能效改善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但整体经济低能源回弹的表象也掩盖了部分行业能源效率无改善和高能耗行业高能源回弹的事实。研究创新:从系统与结构的视角审视了行业的综合能耗情况,并给出了一种基于能源投入产出表的能源回弹效应计算方法。研究价值:有助于提出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的行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