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82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47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251.
培训外包供应商选择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培训外包供应商是企业培训项目的主要实施者,直接影响着企业培训的效果,因此培训外包供应商的选择是企业培训外包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剖析了影响企业培训外包供应商选择的主要因素,并将模糊数学理论引入决策过程,建立了培训外包供应商选择的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用三角模糊数来描述属性权重和评价值,并利用模糊TOPSIS方法对候选供应商进行排序。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过程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2.
基于熵权和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的耕地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北省崇阳县为研究区,结合耕地自然质量和立地条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与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经兼容度检验,两种赋权方法兼容度为0.8325,表示两种方法组合赋权充分反映了指标的隐含信息,较为合理。利用TOPSIS评价模型计算该地区耕地质量分值后进行评价,将该地区耕地质量由高到低分为高、较高、中等偏高、中等、中等偏低、较低和低七种类型。研究结果对确保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划定基本农田范围以及国土行业相关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3.
以苏州和宿迁两市为例,基于Vague集TOPSIS法探讨了产业转移过程中转出地与承接地水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以及障碍情况,以期提供相应理论指导。研究发现: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苏州和宿迁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均呈现出上升态势,实现"双赢",虽然苏州的整体水环境承载力水平要高于宿迁,但增长幅度明显较小;在障碍度方面,苏州的主要障碍集中在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而宿迁的主要障碍则集中在经济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亟待优化、改善。  相似文献   
254.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业是一个空间溢出显著的行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系统、长期的过程。为科学评判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提供指导,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方法]文章以2007—2016年时间序列河南省数据为样本,构建包括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TOPSIS法进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0.53%。从发展阶段上看,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3个发展阶段。准则层评价结果显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5个准则层变化取向和变化幅度存在差异。农业投入水平呈下降趋势,农业信息化程度、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从增长幅度看,农业信息化程度增幅最大,年均增长35%,其次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年均增幅2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年均增长16.67%,农业产出水平年均增幅9%。总体上,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结论]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55.
参考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建立农用地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和TOPSIS模型对湖南省2001-2010年农用地生态功能及其变化态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湖南省农用地生态功能整体不断增强,从一般上升到优良状况,农用地生态功能建设的重点是林地和耕地。农用地生态功能中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和生态景观功能等子功能在不断提升,但支持功能出现适度下降,未来应该重点加强农用地支持功能建设,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投入,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相似文献   
256.
熊兴  余兴厚  陈伟 《技术经济》2016,(8):99-105
在分析三峡库区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视角,构建了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了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现状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就空间格局特征而言,三峡库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就基本公共服务内容而言,三峡库区的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较高,但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的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57.
[目的]以农为本,完善并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是规划和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根本宗旨。因此,探讨明晰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和区域差异,对制定产业园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在探讨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机制基础上,结合数据可得性,从就业效应、增收效应和组织效应3个维度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加权TOPSIS分析方法生成表征联农带农效应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区域农业增长、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在0.03~0.53,总体偏低。(2)联农带农综合水平前10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就业和增收带动贡献突出。联农带农效应平均水平为0.430 1,在带动农户就业人数、农户增收水平,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上高于其他产业园及全国平均水平。(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地区差距较大。其中,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和广东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果相对较好,华南区、东北区、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  相似文献   
258.
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综合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7~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阶梯式分布,相邻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趋同且集聚情况存在地区差异。对于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中部地区正逐步缩小而西部地区正逐步扩大,同时东、西部乃至全国内部省(区、市)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都在逐年扩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59.
魏玻  耿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10):253-259
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对于加快中国现代化新征程至关重要。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3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城市绿色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东部>西部”的阶梯状分布,低水平城市占比减少,中水平与高水平城市占比增加的演进趋势,具有明显正向空间集聚特征。据此,从环境污染、低碳理念、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60.
李鑫  帅红 《科技和产业》2022,22(2):257-263
为提高区域恢复力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用改进TOPSIS法,探究生态、社会、生产子系统及其综合恢复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研究区恢复力状态基本呈现下降趋势,至2018年恢复力状态回归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上,综合恢复力高值集中分布,低值分散分布;恢复力影响因子与恢复力状态之间为线性关系,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