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6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财政金融   762篇
工业经济   365篇
计划管理   1513篇
经济学   3321篇
综合类   1272篇
运输经济   120篇
旅游经济   126篇
贸易经济   1156篇
农业经济   605篇
经济概况   157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862篇
  2011年   1024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766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21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更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62.
新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而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R&D,对国外技术的引进与模仿也是一个重要渠道。随着各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直接作用于本国GDP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从而有利于本国技术进步,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对贸易、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3.
经济增长通常意味着贫困率的下降,然而,对于增长很慢的经济体或经济增长没有带动贫困率降低的案例,这种假设似乎并不成立.中国两个较为贫困省份的数据展示了这样一个谜题:贵州省的经济增长缓慢但农村贫困率的下降较为显著,对这一现象不妨称之为"贵州新现象";与此同时,云南省经济高速增长但贫困率下降较为迟缓.根据相关考察和统计数据的分析,交通、流动人口、旅游业和矿产业四个因素是解释这个谜题的关键.这四个因素在两个省的不同分布和构造解释了它们经济增长与贫困率下降关系中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64.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措施实施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人均可耕种面积太小,过多的农民拥挤在有限的土地上,使得很多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效果不明显.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65.
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首先对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地回顾,进而剖析了我国产业不平衡发展的演进轨迹和生成动因;最后在对产业不平衡发展演进轨迹理性判断和评述的基础上,以量化的手段探析了中国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6.
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研究我国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采用循序检验法确定变结构点,发现在1961年和1980年农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发生突变;对1952~2003年的数据进行变结构协整检验,得到两段变结构形式,表现为参数变结构的水平趋势项飘移型和状态开关型协整关系,最后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67.
中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绝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物质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传统增长模式。应当利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资源配置方式和后起国优势,走出一条崭新的人本经济增长道路,以高素质的人而不是物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这是一条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制度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68.
本文对当前我国学术界关于粗放与集约概念的由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含义的几种观点作了简要的评析;对如何正确理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转变的数量界限;阐明了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处理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技术还是制度?学术界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运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一些统计资料,通过计量研究,从经济增长中的诸因素中分离出来了制度因素,并测算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的结论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而,制度因素应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抛开制度条件而片面地强调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很可能不会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0.
奥肯定律表明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奥肯定律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本文根据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模型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由于我国公开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失业率,为此用就业量代替失业率,建立扩大的奥肯模型,分别对我国第一、二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估计.实证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和物价上涨均为正相关;而我国农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