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7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财政金融   715篇
工业经济   277篇
计划管理   2078篇
经济学   1637篇
综合类   2300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37篇
贸易经济   1037篇
农业经济   2216篇
经济概况   1589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1210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87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677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392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关于成本管理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深化成本管理改革也日益成为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若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管理改革应对传统成本管理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成本管理改革的方向,为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电子商务与第一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形式全面的理论梳理, 研究总结了二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基本规律,即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并对中国农产品企业扩张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How Has Rural Tax Reform Affected Farmers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sing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hina's ongoing rural tax reform on farmers. The difficulties in further local governance restructuring are also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rural taxation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China result from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an increasingly liberalized economic system and a still centralized political system. Although rural tax reform has helped to reduce farmers' tax burdens in the short term,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local governance regime requires coordinated reforms to downsize local bureaucracy by providing social security for laid-off cadres, to strengthen local accountability by granting higher local formal tax autonomy, and to promote meaningful participation by expanding local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也有一个生存、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在研究了合作经济及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法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生存条件、制度变迁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乡镇经济的发展已不仅是地方政府、乡镇企业的责任,农业院校在履行其育人、科研功能的同时,更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乡镇、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推进作用。文章以位于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农业院校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所在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有高等教育辐射的左家镇与没有高等教育辐射的土门岭镇在人均收入、农林牧渔各项产值等方面进行比较,用翔实、准确的数字表明:农业院校是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试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体制改革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机理上的相通及其与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契合促进了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制度变迁的时代,新旧体制转轨使中国有了对新的经济制度变革理论的强烈需要。新制度经济学适应了这种需求,对中国体制改革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有利于发展新制度经济学,也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的衔接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契合,既有利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传播,也有利于中国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whether recent changes in welfare policy affect the migration of low-educated unmarried mothers. Estimates indicate that welfare reform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employment-related intrastate migration, and a decrease in non-employment related migration,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states. The net effect was a small increase in intrastate migration and a small decrease in interstate migration. The close link between migration and employment suggests that welfare reform has motivated low-income women to move for economic reasons. In general, welfare policy appears to have a much larger effect on residential location because of its relationship to employment than because of benefit differences between states.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oposes a broad argument that the end of state–led development from the 1970s coincided with (i) the final wave of major redistributive land reform, and its place within transitions to capitalism, that lasted from about 1910 to the 1970s, and (ii) the beginnings of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Self–styled 'new wave' agrarian reform in the age of neo–liberalism, centred on property rights, is unlikely to deliver much on its claims to both stimulat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reduce rural poverty. The reasons are grounded in the basic relations and dynamics of capitalism, and how these are intensified and reshaped by and through global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se processes, with all their inevitable unevenness, requires (i) recognizing that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classic' agrarian question no longer apply, and (ii) developing the means to investigate and understand better the changing realities facing different agrarian classes within a general tendency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capital and fragmentation of labour, including how the latter may generate new agrarian questions of labo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