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63篇
财政金融   168篇
工业经济   76篇
计划管理   585篇
经济学   819篇
综合类   627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594篇
农业经济   1549篇
经济概况   73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7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This study uses aggregated municipality data, for the years 2001–2009, to explore whether direct payments to farmers affect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n Swedish municipalities. The decoupling reform in 2005 included a new grassland support payment accompanied by management obligations that had unexpectedly high redistributive consequences as it greatly increased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payments to municipalities with large areas of grassland. In some municipalities, total payments more than doubled. Thus, since the reform seems exogenous to the behaviour of farmers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reform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 subsidy effect. We find that a permanent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employ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new grassland suppor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assland support generates an additional job at a cost of SEK 250,000, relative to the average agricultural wage of SEK 333,000. However, the subsidy effect is largely keeping jobs in agriculture, i.e. the grassland support may be slowing down the process of structural change in grassland regions.  相似文献   
102.
蔡文著 《改革》2012,(1):86-92
"以工补农"不能单纯地从同情"三农"态度出发研究"单向的以工补农",而应从深入剖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和农业互动关系出发,积极探索"双向的以工补农"机制。从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互动机制中寻找到一个"以工补农"机制的新视角,通过构建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剩余转化"模型,重点分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的"以工补农"机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根据工农关系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农互动关系调节方法,即不同的"以工补农"策略,促进工业和农业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陈潘武 《商业研究》2003,(23):152-154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这种持续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只有对风险规避、资金及金融服务提供各种可能的金融支持方式,才能促使我国农业通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4.
张骞 《中国市场》2008,(19):131-133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河北省虽然地理环境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目前普遍存在着品牌观念不强、总体质量不高、安全水平较差、农业生产规模小、科学技术水平低和成本高等问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发达国家设置了由严格的质量标准,检验检疫标准和认证制度等构成的绿色壁垒。这些问题直接成为影响河北省农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必然对河北省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打造农业品牌,发挥品牌效应,重点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区和优势农产品,是我们积极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河北省农业发展到新阶段,在新形势下实现更高层次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5.
在传统的农业技术条件和涉农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典型的涉农链在时间竞争的强化与柔性机制的建立上面临诸多局限和障碍:(1)横亘于涉农供应链两类制造业之间的“速度陷区”.(2)“刚性点阵”.(3)“弱刹车机制”.(4)异构性问题.(5)时间竞争工具的有限性.(6)涉农供应链特殊的物流路径特征模式.上述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现实中两种常见的涉农链时间反应模式:弱反应模式和高成本反应模式.而现代供应链管理理念指导下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追求的却是-种有效反应模式.建立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的有效反应模式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产业安全预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丽萌 《财经科学》2007,(6):111-116
农业产业安全是指农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到外来势力根本威胁的状态.本文采用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预警界限对农业产业安全进行预警分析,在预测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及粮食供需状况的基础上,对本世纪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度的情况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07.
范酉庆  顾昕  高梦滔 《财经研究》2007,33(10):16-27
近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逐步转型,新贫困群体出现。我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对原有社会安全网框架进行了修补,建立起一套常规性社会救助项目,其绩效备受关注。横向公平性指标集中体现了社会救助的公平价值取向,超越了以往的经验型研究,是社会政策评估的新范式。文章以横向公平性为标准,以2003~2005年民政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为经验材料,对我国城乡社会安全网项目筹资水平的绩效做出评估,并为我国社会安全网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8.
2017年,央行将普惠金融和定向降准相结合,定向降准能否精准引流决定着政策的成败。基于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是否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定向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引导信贷资源,并用三重差分法引入资本约束这一调节变量,检验资本约束的增强是否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有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够达到政策目标,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此外资本约束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9.
110.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