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350篇
工业经济   62篇
计划管理   424篇
经济学   368篇
综合类   492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160篇
农业经济   151篇
经济概况   358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ageing on public education spending. On the one hand, ageing is expected to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education, a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retirees results in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and, hence, the condemnation of 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the other hand, age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ay-as-you-go pension systems, offers incentives for the working-age generation to invest in the public education of the young in order to ‘reap’ the benefits (that is, higher income tax/contributions) of their greater future productivity. Empirical evidence deriv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a fixed effects approach to panel data for OECD countries shows that the increasing share of elderly people has a non-linear effect on education spending. This indicates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 Nevertheless, we find that future population ageing, which reinforces the mechanism linking public education and pensions, reflects positively on education expenditure. Furthermore, by disaggregating tot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by educational levels, we observe that this effect is led by levels of non-compulsory education, probably as a reflection of the direct connection to labor productivity.  相似文献   
192.
[目的]通过分析现行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探讨如何完善现有耕地流转政策,以适应耕地流转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方法]文章利用河南、黑龙江、四川、浙江等4省调查数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农户耕地流转率逐年上升,经营规模1.33hm2以下的农户比重显著下降;耕地流转主要方式是流转双方自由协商,以口头协议为主,租金以现金为主;针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地方补贴省际差异较大.[结论](1)土地流转、集中呈快速发展态势,但是省际差异明显,其中2012~2014年4省样本村耕地流转率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2011~2015年经营规模在1.33hm2以上的农户显著增加;(2)样本村耕地流转基本上遵循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主要以自发形式为主,以熟人关系为纽带,是嵌入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传统;(3)4省针对规模经营、土地流转的补贴总体不足,并且省际之间补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3.
该文在深入分析基础力学各相关课程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基础力学课程的改革,应该优化组合备相关课程内容,减少重复内容,形成新的教学体系;应该在教学手段上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也强调实验环节的重要性,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4.
民团、学校与公所--1930年代广西乡村基层政权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中国农史》2005,24(3):78-89
1930年代,新桂系重新掌握广西政权之后,大力推行基层建设。改造民团、设立公所、建立学校,并实行“三位一体”,将基层的公所、民团、学校三种权利网络有机统一起来;同时,又培训青年知识分子担任基层干部,从而建立和健全了基层政权组织体系,稳固了在乡村的统治基础,成为近代乡村社会国家化较为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5.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应用ArcGIS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龙泉驿区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了划定。研究成果保证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科学性,对龙泉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有着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6.
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当前的土地规划存在着与经济发展实际相矛盾、方法滞后、没能有效保护耕地、对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网布局重视不够、缺乏严肃性等五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改进规划方法、完善规划内容、坚持保护基本农田、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实施规划动态监测、树立规划管理意识等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7.
为使人们认识到水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建国50年来中国水利事业在艰难的条件下所取得的重大成绩,针对我国水利面临的挑战,从实际出发,探讨了水利事业发展的方略。  相似文献   
198.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地矿局在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后 ,根据贵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矿局实际情况 ,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一些具体作法 ,诸如确立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之主业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核心产业和技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重视人才使用培养、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保障社会化和物业管理企业化等。  相似文献   
199.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要实现个人缴费的完全积累,真正落实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度,它是中央政府的重要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什么是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什么要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何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00.
地勘费基数优化使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给予属地化地勘队伍优惠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理解地勘费基数的特点是用好用足这项优惠政策的关键.文章认为,地勘费基数有四个最重要的特点应当引起地勘单位各级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地勘费特点的归纳分析,提出了管理好、利用好地勘费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