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9篇 |
免费 | 366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78篇 |
工业经济 | 132篇 |
计划管理 | 420篇 |
经济学 | 384篇 |
综合类 | 341篇 |
运输经济 | 9篇 |
旅游经济 | 35篇 |
贸易经济 | 231篇 |
农业经济 | 402篇 |
经济概况 | 34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9篇 |
2024年 | 78篇 |
2023年 | 78篇 |
2022年 | 99篇 |
2021年 | 110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37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196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20篇 |
2006年 | 109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促进有色金属产业集聚是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准确测度和把握有色金属产业集聚与贵州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把贵州省放在西部九省中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度,选择企业数量区位熵反映矿产资源产业区域集聚度,选取产业产值区位熵反映有色金属产业经济集聚度,而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则选取产值利润率借以反映。具体实证数据均来源于西部9个省份的2013统计年鉴与2013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存在诸如区域集聚、经济集聚不足,产值利润率低下,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最后提出提升贵州省有色金属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程度的垂直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DEM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重叠分析,得到武汉市江夏区不同高程下的土地利用信息,以高差10m为指标划分为若干高程带经统计分析得到各带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以增加分级的形式,利用所建县级小尺度土地利用研究的土地利用程度扩展指数,对土地利用程度的垂直分异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40m之上,该指数随着海拔高度自然对数的增加而下降,而且与海拔高度的相关程度很高,在40m以下,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作者认为水分过多是土地利用的最大限制因素,该区的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个最适宜海拔高度,即40m左右。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分析现有的供应商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得评价的结果更为客观、科学,而且计算较为简便,为供应商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最后用一个简单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4.
基于熵权法和MADM的电力客户信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客户的信用程度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也是保证我国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力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电力客户的信用风险评价是典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决策者往往很难对每个评价指标赋予一个确定数值,但凭借经验可以给出大致范围。鉴于此,这篇论文在描述电力客户的各个属性值时采用了区间数的表示形式,随后,利用正态分布3σ原则,将区间数形式表示的属性值转化为单点值,运用熵权法确定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各个电力客户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排序优选。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科学实用的评价比较方法,为供电企业规避客户信用风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1999—2017年中部六省的碳排放效率,分别计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高级化指数,利用耦合协调模型考察了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六省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度较低,处在中度失调和中度协调之间,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度处在中度失调和中度协调之间,但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人力资本、财政支出对中部六省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能源结构产生了抑制的作用。人力资本对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度有正向作用,而外商投资、人均资本、制度质量和能源结构产生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三大系统是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岷江上游地域不同县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TE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地区TEE系统协调发展状态处于低水平类型,耦合协调度得分值全部在0.3以下,全部还处于严重失调或中度失调状态;岷江上游地区的T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处于波动上涨态势,其中旅游-经济系统发展态势保持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相对滞后;岷江上游地区的TEE系统协调演变路径表现为逐步跃迁路径模式,具体可以细分为维持“严重失调”路径、“极度失调-严重失调”路径、“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路径三种情况;从系统内部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看,岷江上游地区松潘县和黑水县属于旅游超前型,茂县、理县和汶川县属于经济超前型,五县的生态环境系统得分值都严重落后于旅游系统和经济系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最后,针对岷江上游地区TEE系统时空变化特点及规律,提出提升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27.
根据2009年中、2010年初和2010年中对全国246村3 656农户的3次调查与回访资料,对家电下乡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电下乡政策的惠农效应初步显现,农户购买下乡家电的数量大幅增加,消费结构也有所改善;同时,补贴兑付程序相比以前更加简易,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评价高;但下乡家电质量等问题也逐渐在增多,农户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满意度和对下乡产品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为进一步实施好家电下乡政策,还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调整下乡产品结构,保证产品质量,完善相关政策和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8.
29.
本文在界定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依经济区域分解法,对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重点区域进行了一次全面动态的监测评估,定量研究发现:(1)2005-2009年,我国经济安全处于中度到低度不安全状态,其中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外来风险的85%集中在东部沿海七大省(市),经济风险省域高度集中,不利于分解我国的经济不安全状态,但近5年有缓慢下降态势。(2)我国经济安全防范能力的42%来自于东部沿海七大省(市),呈现低度集中结构,但近3年有缓慢上升态势。(3)2005-2009年,七大省(市)对全国经济安全的总体影响度为68%,经济风险呈现中度集中,但近5年有逐渐下降态势。(4)广东省对全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度最高(19%),江苏省第二(13%),上海市第三(11%),浙江省第四(8%),山东省第五(7%),北京市(5%)与辽宁省(5%)并列第六位。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创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鉴于此,值得关注的是数据要素化如何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为了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探究了数据要素化赋能城市创业活跃度发展的理论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在理论方面,依托数据要素化的经济特性和相关经济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方法,提炼出数据要素化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作用机制。在实证方面,基于2013-2023 年中国19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计量多元回归模型等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化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据要素化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并对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2)降低金融约束和提升市场化程度是数据要素化赋能创业活跃度的重要机制。(3)数据要素化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