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4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87篇
财政金融   1402篇
工业经济   102篇
计划管理   738篇
经济学   912篇
综合类   1198篇
运输经济   22篇
旅游经济   77篇
贸易经济   705篇
农业经济   139篇
经济概况   61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41.
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与绩效--日本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运作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探讨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信贷结构与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中国产业增长与信贷结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信贷结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典型相关性,信贷的政府配给成功地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产业结构层面的信贷双重配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扭曲。  相似文献   
43.
对欠发达地区货币传导扭曲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货币政策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渠道.1997年央行从松货币政策的措施实施以来,全国与西北贷款规模相对差异的拉大、投资规模相对差异的缩小及资本形成率差异增大.本文以银行贷款渠道为例对西北地区货币政策传导进行分析,得出货币政策效果差异的直接原因是特定的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和西北地区过度的信贷萎缩,根本原因在于西北地区经济基础差,投资收益率低,商业银行机构撒并和信贷策略调整,民间投资不足等因素.  相似文献   
44.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贷款使用效率偏低,信贷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利率下调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债券发行成本,促进了储蓄分流,但储蓄、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大;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一个筹资场所,功能不全,货币政策传导作用有限;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有管制的市场,人民币汇率“管理有余、浮动不足”,汇率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45.
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分析资源是否流向有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借鉴Jeffrey Wurgler(2000)及经济增加值(EVA)方法,对2002-2005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36个工业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我国工业行业价值创造能力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相关性,配置效率较差.提出了加强行业运行机制的研究,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6.
社会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的发展。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更加开放,国际贸易更加纷繁复杂,在机遇透人的同时,企业也潜伏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尤其是企业信用风险。因此强化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仍然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多方面阐述了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7.
文章从分析信用危机的原因入手,阐述了解决信用危机既要靠文化.又要靠制度,两种力量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规范和约束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解决诚信危机,并从政府、行会、企业和公众四个方面提出了走出信用危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8.
人类最初产生的信用 ,是包含在公道和友谊之中的信用 ,后来才产生借贷这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同时具有伦理品性和经济品性双重属性。现代信用既具有私人物品的竞争性、排他性 ,又具有一般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 ,还具有一般公共物品所不具备的无形化及以社会道德为基础等特殊性。信用作为公共物品仍是经济品性和伦理品性的同构体  相似文献   
49.
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低效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村正规金融虽然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成为影响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农村正规金融系统组成机构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分析农村正规金融的现状,通过比较突出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的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农村金融借贷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正关系。最后针对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正规金融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0.
山东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不良资产过重、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其正常发展与生存。要以改革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为重点,使农村信用社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