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79篇 |
免费 | 968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31篇 |
工业经济 | 104篇 |
计划管理 | 696篇 |
经济学 | 1657篇 |
综合类 | 792篇 |
运输经济 | 10篇 |
旅游经济 | 61篇 |
贸易经济 | 354篇 |
农业经济 | 2318篇 |
经济概况 | 8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30篇 |
2022年 | 165篇 |
2021年 | 200篇 |
2020年 | 276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222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87篇 |
2013年 | 396篇 |
2012年 | 449篇 |
2011年 | 588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429篇 |
2008年 | 550篇 |
2007年 | 419篇 |
2006年 | 417篇 |
2005年 | 273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30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态文化: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前进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家寿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2(9):154-157
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前进方向。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必须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2.
生态位在企业人才安全内涵探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人才安全的涵义时,通过引入生态位原理,系统分析了企业人才安全的运行机理和基本内涵,指出企业人才安全就是企业人才系统与管理系统相匹配,从而达到企业和人才都能发展的动态平衡状态。并依据人才安全的运行机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企业人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实例进行验证,得出对企业人才安全的评价。 相似文献
63.
郑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对于整合开发农村资源,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郑州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劣势,并结合郑州市休闲农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65.
李润南 《生态经济(学术版)》1992,(5):34-36
思茅是一个山区县,自然条件复杂,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利用资源,建设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农业,是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对此作了具体叙述。 相似文献
66.
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合理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了解现阶段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le appraisal)即参与性农村评估和传统的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建设补偿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发现本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中的主要问题是仍然没有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补偿主体、补偿强度、补偿资金来源。生态补偿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有必要在政策、法律层面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7.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优势条件及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指出地区农业发展必须走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农业之路,通过农业结构升级与布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联合开发与整体布局、农村制度创新及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8.
69.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化解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必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4):57-62
“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农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影响农民收入的根源在于农业效率低下。而较低的农业效率,一方面内生于农业特性所决定的可分工程度小,从而就业空间有限;另一方面外生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约束。因此,“三农”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与滞留。通过中心城镇的建设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通过分工深化来改善农业效率,是化解“三农”问题的三把钥匙。 相似文献
70.
齐子翔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30(10)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