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9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财政金融   889篇
工业经济   633篇
计划管理   1764篇
经济学   4453篇
综合类   2904篇
运输经济   113篇
旅游经济   167篇
贸易经济   1832篇
农业经济   1040篇
经济概况   26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374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249篇
  2009年   1134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912.
资本投入、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地、技术、劳动力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由于我国农村市场发育迟缓,导致获得外生农业技术的成本很高。这样,内生农业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适时转移就成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影响到非农部门的经济增长。因此,建立一个基于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可以用来解释农业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评价农业政策的绩效和效率。  相似文献   
913.
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对自然资源重视和分析不够深入,对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的研究忽视了自然资源的贡献.文章认为,探讨经济有效增长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在于重新认识自然资源,必须重视自然资源这一经济增长的基础变量,考虑自然资源约束.  相似文献   
914.
从个人效用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最优的缴费率.最优缴费率与资本产出弹性a、未来效用的贴现因子p、人口增长率n、有效劳动增长率g、个人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λ等参数有关.结合中国现实,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依据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的变动能够形成四组组合模式.模拟结论表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缴费率是符合福利最大化的最优缴费率;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缴费率与实现福利最大化的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相比是偏低的;缴费期的长短与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的高低成正比而与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成反比;有效劳动增长率的高低与最优社会统筹缴费率成正比而与最优个人账户缴费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915.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西部地区则递次减少。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保持一致,且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东道主生产效率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成立,在中部地区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扩展东道主生产边界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成立,在中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16.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关系,作为经济结构的贸易结构同样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产生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正的规模效应,另一个是负的比重效应,产生负的比重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因此应调整贸易结构,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91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不断加强,促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和互相影响程度不断加强.而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提高,使得金融对于经济的渗透程度和影响程度加大.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扩张和收缩,相应资产价格的泡沫的形成和破灭的过程也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政府在这样的不同周期阶段的政策选择对于平滑经济和金融市场风险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作者试图探讨政府在泡沫形成期和泡沫破灭期的理性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大萧条”不但催生了凯恩斯主义的产生,而且成为此后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论战的主要阵地。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经济学发展更是在此争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了新古典综合、新凯恩斯主义、新新古典综合、新宏观政治经济学、奥地利学派等流派。关于这场危机的争论始终推动着经济学的前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汇总关于“大萧条”的研究对于我们加深对经济学的认识、增加经济学解释现实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19.
从人口抚养比角度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运用动态计量方法研究了陕西省人口抚养比、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陕西省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负面影响,并且有滞后效应;劳动力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长期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陕西省经济增长具有自促进能力,因此,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人口抚养比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2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整体利益为根本宗旨的经济法的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得以凸现,经济法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补充、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作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具体地说经济法应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经济法应以全社会乃至人类的整体利益为首要价值目标;经济法应树立人、社会和自然整体和谐的价值观;经济法应全面追求社会公平、全面公平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