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9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财政金融   889篇
工业经济   633篇
计划管理   1764篇
经济学   4453篇
综合类   2904篇
运输经济   113篇
旅游经济   167篇
贸易经济   1832篇
农业经济   1040篇
经济概况   26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374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249篇
  2009年   1134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FDI主要通过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实现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推动,但这些作用的发挥受到东道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制约。FDI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其借助与金融市场的相互作用可以对经济增长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特别地,针对效率不同的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FDI通过效率更高的信贷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32.
对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从省长推动经济增长知识的不完备、公共部门内部激励机制的特点、中央给予各省发展资源的不均等、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不准确、省以下官员晋升与经济绩效关联弱五个角度,在理论和经验上系统地分析了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框架的缺陷,指出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经验要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仍然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933.
随着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渐凸显。文章在梳理西部省区经济差异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运用基尼系数对西部12省区进行了产业分解。结果表明,二、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西部经济差异化扩大的主要因素,而地理集中程度又是导致西部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4.
在测度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衡的影响因素:1989年至2008年间,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断加剧,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II)增长了30%左右,泰尔指数(I)的增幅更是高达67%;人均GDP、国内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因素显著加剧了地区间不平衡,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显著抑制了地区间不平衡的扩大;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也对地区间不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平衡的影响作用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935.
"经济人"分析范式在理性概念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定义以及由此展开的行为分析,实质上使用的是有限理性,而在理性模型的构建和宏观经济的分析上实际使用的却是完全理性。正是由于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理性内涵存在如此的不一致,现代主流经济学对短期的行为评价和长期的现象预测之间就出现了断裂。而且,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用"无形的手"将两者沟通起来,却一直无法说明"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的。相反,基于长期利益的实现程度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实施程度这一视域,可以更好地区别有限理性和完全理性这两个概念,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行为的理性程度,从而理解社会中不同程度的合作现象。  相似文献   
936.
流动人口来京的主要成因包括城市化因素、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文化教育因素和交通设施因素五大方面。从城市化因素来看,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是流动人口涌入北京的主要拉力,同时又影响着在京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从经济因素来看,北京市经济增长与流动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北京市产业结构决定了流动人口数量和结构及其分布;从区位因素来看,首都因素对人口流入的拉力效应明显,来京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而且北京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的竞争力也是其吸引人口流入的关键因素;从北京市的文化教育和城市基础设施因素来看,优质教育资源、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和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流动人口来京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937.
通过建立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影响因素的VAR模型,分别考察了交通运输业固定投资、人民币汇率、世界经济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对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并以金融危机以来的数据作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由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最大,且世界经济的复...  相似文献   
938.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特征是:贸易方式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贸易结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广西对越南贸易依存度很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不仅使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而且还促进了广西GDP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双边应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发展服务贸易、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与各成员国全方位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39.
为了定量分析山东省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承载力,文章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在对山东省有关单项要素的总量进行预测以及拟定人均占有量标准的基础上,测算届时各要素的人口承载量;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人口承载力进行估算,并对人口承载力的盈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水平下,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口承载力在高方案时均有盈余,但盈余量较少。  相似文献   
940.
就业问题历来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技术进步是影响就业的三个重要因素。经济增长影响就业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思路: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具有带动效应;经济增长减少了劳动就业;中国经济增长带动劳动就业存在动态效应。经济结构影响就业的观点体现在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有促进作用、产业结构演变抑制了劳动就业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非均衡性等三个方面。对于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一是技术进步对就业有积极的作用;二是技术进步对就业以替代作用为主;三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四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微小,二者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