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09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财政金融   889篇
工业经济   633篇
计划管理   1764篇
经济学   4453篇
综合类   2904篇
运输经济   113篇
旅游经济   167篇
贸易经济   1832篇
农业经济   1040篇
经济概况   26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326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368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867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374篇
  2011年   1588篇
  2010年   1249篇
  2009年   1134篇
  2008年   1159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937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529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61.
顺应新发展理念的提出,2016 年学者们对绿色经济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在环境效率、环境规制绩效和绿色发展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一是从环境效率评估方法、环境效率状况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对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估,并拓展研究了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二是从评估环境政策、税收、排污权分配、碳交易等环境规制绩效入手,理论和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的影响因素和绩效改进方向;三是探讨了绿色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地区联防联控、推出碳交易政策、优化城市结构和规划、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管理手段等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62.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应用1999 — 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 — 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745、0.274和0.083;(2)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工业化阶段地区、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6、0.068和0.066;(3)地区技术效率和土地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2)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策略与绩效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963.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经济地理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更加凸现了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地理特性,成为当前区域发展研究的前沿议题和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开展区域竞争力研究有利于丰富经济地理学理论,推动区域竞争力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丰富我国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区域层次,促进区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竞争和发展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64.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山核桃产业在浙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分析了影响山核桃产业经营收益的关键因素,包括:林地产权政策、传统经营模式、农资成本、价格波动、支撑保障体系等,并从政策层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林地产权、推行现代经营模式、实施农资成本补贴、防范价格风险、完善支撑保障体系等进一步提高山核桃产业经营收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65.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it relates to indigenous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nd focuses on how institutions affec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eservation and reserve economies. Evidence shows that strong property rights to reservation and reserve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whether communal or individual, are and always have been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productivity. Political and legal institutions that are perceived as stable and predictable to tribal members and to non‐Natives also improve economic opportunities for indigenous people living on reservations and reserves. Research reviewed here also shows that culture and acculturation are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lthough our emphasis is on North America, the findings are applicable to indigenous people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nd shed light on growth questions that loom larg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966.
In one way or another, all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overexploitation or under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arise from incompletely defined and enforced property rights. As a result private decision makers do not consider or internalize social benefits and costs in their production or investment actions. The gap between private and social net returns results in externalities – harmful effects on third parties: overfishing, excessive air pollution, unwarranted extraction or diversion of ground or surface water, extreme depletion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s. These situations are all examples of the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n this paper, I consider options for mitigating the losses of open access: common or group property regimes, government tax and regulation policy, more formal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I briefly summarize the problems and advantages of each option and describe why there has been move toward rights-based instruments in recent years: ITQ (individual transferable quotas), tradable emission permits, and private water rights. Introductions to the papers in the special issue follow.  相似文献   
967.
北京湿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环境经济学原理,结合湿地准公共资源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以及代际外部性等经济属性,对北京湿地退化的经济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湿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是缺乏可以产生抵消作用的制约因素、非正规的社会制裁、正规并能有效执行的法律措施手段、正反两种外部性的补偿与制约以资源分配代际权利制衡机制等。  相似文献   
968.
经济危机发生后,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目的的传统产业会受到重大冲击。与此不同,文化产业却在经济危机中逆势增长,表现出明显的抗衰性。经济危机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文化产业的抗衰性,既为减缓经济衰退做出了直接贡献,又具有精神抚慰和激励作用,为人们战胜经济衰退提供了精神力量。文化产业之所以在经济危机中具有抗衰性,是因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口红效应",文化产业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因此,我国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抗衰性作用,努力建设成文化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969.
网络贸易兴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出现了日益广泛的经济贸易活动,作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迅速形成一场波及全球的商务创新潮.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兴起,是国际贸易领域里一场深刻的商业革命.在这场变革中,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的深化,对我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固有缺陷及推行绿色GDP过程中的制度障碍出发,分析制度障碍产生的原因,具体包括认识误区障碍、统计制度障碍、现行官员政绩考察障碍等,并针对这些制度障碍提出破解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