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4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273篇
财政金融   798篇
工业经济   971篇
计划管理   5140篇
经济学   2159篇
综合类   2107篇
运输经济   180篇
旅游经济   254篇
贸易经济   1476篇
农业经济   1858篇
经济概况   168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440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563篇
  2014年   1265篇
  2013年   1240篇
  2012年   1471篇
  2011年   1747篇
  2010年   1378篇
  2009年   928篇
  2008年   1082篇
  2007年   1078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目的]为推动楚雄州旅游扶贫工作进程,使楚雄州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文章研究了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楚雄州基于旅游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打分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以及专家对楚雄州五大类型乡村景观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并通过加权法计算各类型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基于旅游扶贫的楚雄州乡村景观分布较均衡,接近于平均分布。5大类型中民俗文化型景观质量最优,其次是景区带动型、生态环境型和城镇依托型,产业融合型景观质量最差。[结论]发挥楚雄州特色,大力发挥民俗文化型乡村景观在旅游扶贫中的带动作用,鉴于景区带动型乡村景观是地区乡村旅游名片,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其建设力度,提升景观综合质量。由于产业融合型乡村景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楚雄州应继续保持对其开发、摸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82.
[目的]通过对个性化的江西省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个性化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建立具有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体系。[方法]运用GIS102操作平台对江西省119个红色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计算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资源要素价值、开发价值和社会效益组成评价层,下分14个指标,对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江西省红色旅游区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分布不均衡; (2)在评价准则层中,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大,为0647 9,其次为社会效应,权重为0229 9,开发条件权重最低,为0122 2; (3)指标层权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资源完整性、教育性和组织管理,权重值分别为0162 0,0116 5和0111 7。[结论]江西省乡村红色旅游区数量较多,但整体呈集聚型分布特点; 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高,且整体资源禀赋较强,社会带动效应明显,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83.
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耦合性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湖南省近9年来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现状,探究二者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期找出二者协调发展模式,并为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熵权法为各指标进行客观确定权重,结合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确定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匹配分析模型,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农业生态—农业经济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基本稳定,耦合度值均在0.9以上,二者呈协调发展趋势。其中,2014年和2015年二者的耦合度较高,分别为0.975 3和0.984 3,说明湖南省在这两年的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协调性好,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能够相互有效促进彼此的发展。同时,仍需时刻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无序攫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84.
[目的]把握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不仅是促进区域农产品富有竞争力的积极方法,也是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做法。[方法]文章运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以区域为评价主体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从两个层面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进行研究。在纵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状态进行了评价和排序。在横向层面上,测算了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对各地级市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的合作程度进行了评价与区分。最后整合运用生态位协同、生态位扩充等理论,提出浙江省各地级市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发展策略。[结果]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宽度研究发现,杭州和宁波的农产品质量竞争力较强,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103 6和0.103 2,而丽水和舟山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相对居后,其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079 0和0.075 6;通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研究发现,可将全省划分为西北平原区域、东南部沿海区域和西南部山地区域等3个区域,各区域内部地级市可通过协同合作提升农产品质量竞争力。[结论]根据各地级市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差异,应采取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生态位分离的策略,从而因地制宜提升区域农产品质量竞争力。  相似文献   
885.
[目的]开展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科学编制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的基础。通过构建包含水土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3个维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刻画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特征与轨迹。[方法]运用均方差法,选取2010—2016年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分析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特征。[结果](1)总体上,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水土资源承载力呈现先升—降—升的动态演变特征; 经济承载力持续增长,这源于郑州市土地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性增强的演变特征。(2)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经历了较低—中等—较高发展历程,但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层次的较高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为提高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应加快“多规合一”规划的编制,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和“三生”空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优化发展发展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结论]郑州市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加快建立土地综合承载力扩容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886.
基于ANP-PP-SPA的区域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的缺陷与不足,从致灾因子、孕灾因子、承灾因子和减灾因子4个方面,通过对14项评价指标的分析与计算,构建洪灾风险评价体系。洪灾风险评价体系以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求解主观权重,投影寻踪法(PP)求解客观权重,主客观综合权重与集对分析理论(SPA)耦合,构建基于ANP-PP-SPA的洪灾风险评价模型。以广东省英德市为例,验证洪灾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英德市2016年的洪灾风险属于中等级别,符合英德市2016年的实际情况。洪灾风险评价模型不仅综合考虑了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还较好地体现了洪灾风险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能够为区域洪灾风险决策和洪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7.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能够有效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对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逐年增加,但却鲜有对高校教育用地分类及现状调查分析的专题研究。借鉴《高校用地集约评价技术规程》,构建吉林大学教育用地分类体系,运用吉布斯·马丁的多样化指数对各类用地分析的基础上,绘制洛伦兹曲线得到各分类指标值,并结合Arc GIS软件阐述用地现状调查的过程,希望对高校教育用地的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8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如何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降低城乡用地矛盾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角度选取16个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多因素线性加权法对山东省2000~2013年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2006年以来趋势更加明显;(2)从各效益增长幅度和对综合效益的贡献率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3)综合效益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且经济效益贡献率与生态效益贡献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山东省提高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9.
研究目的:基于国家行业规程对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及土地定级技术路线进行再认识,并提出一种兼顾城市规划影响的城镇土地定级技术途径。研究方法: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建立地价潜力模型,揭示城市规划对土地质量的综合影响,基于模型测算结果提炼成城市规划因素因子,纳入城镇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后参与多因素综合评价确定土地级别。研究结果:城市规划通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综合部署各项城市建设对土地价值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兼顾城市规划因素的土地定级技术路线不仅能克服传统土地定级的局限,而且对现有国家规程的技术框架进行了扩展。研究结论:武汉市商业用地定级的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技术路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0.
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地保护政策存在不足。美国农地保护的启示:(1)农地保护目标应包括保证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保护;(2)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地保护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地的保护和保持;(3)完善法规调控体系,改革政府参与方式,减少土地套利,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引入市场激励机制,根据地区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差异化方法。研究结论:美国农地保护目标、管理体系及具体方法等对中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