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财政金融   56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393篇
经济学   373篇
综合类   293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108篇
贸易经济   138篇
农业经济   448篇
经济概况   2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under which circumstances trade has impact on inflation dynamics by examining 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trade intensity,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rade on value added. Trade in goods is decomposed into consumption (final) goods and intermediate inputs to deepen the assessment of the role of the globalisation of production activities on inflation dynamics. Open-economy new 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NKPC) analyses suggest that inflation is sensitive to domestic factors and that the relevance of external factors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the nature of trade, country groups and time.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intermediate inputs and value-added trade play important role, whereas final goods trade h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flation dynamics.  相似文献   
222.
国内局部疫情陆续暴发,关注已有疫情经历的员工防护和工作行为对疫情防控有一定意义。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文章假设新冠焦虑对武汉员工防护行为和工作结果有显著影响,且对防护行为影响大于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在2021年初国内局部疫情期间,对52名武汉员工连续5天的调查发现,每日新冠焦虑通过每日新冠耗竭显著提升武汉员工新冠防护行为,但武汉员工每日工作产出不受疫情影响,包括工作绩效、创新绩效、工作导向和人际导向的帮助行为。文章揭示了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直接经验的武汉员工对待后续疫情防护的谨慎态度,以及在工作结果方面对后续疫情的“抗干扰性”。结合当前情况,讨论了研究结果对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23.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中国援用GATT1994第20条(g)款抗辩失败。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二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本文以该案为背景,通过对GATT时期和WTO时期涉及第20条(g)款案件的比较研究,系统梳理了第20条(g)款各项要件的发展脉络,并且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过程,对每一项要件的举证论证策略加以总结,最终构建出GATT1994第20条(g)款援用方案。  相似文献   
224.
以中国2013年以来实行的碳排放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事件,基于2000-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交易制度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节能”与“减排”的双重目标,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转型都是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能源效率提升在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和“减排”中分别发挥了10.19%和5.93%的作用,而能源结构转型分别发挥了48.87%和52.95%的作用。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来自能源结构转型,而非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转型涉及问题更加宏观和深层,这为中国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进程,特别是完成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国际承诺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25.
在城市进入大规模的拆迁与重整的今天,人类对“家园”的认知尤为重要。“什么环境空间组合才是我们需要的家园,什么样的空间形式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呢?”无疑,这是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课题。从传统造园的三个基本形式来展开分析解读,并试图找出一条属于全人类的、未来的、生态的、和谐的城市“家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26.
宋马林  杨杰 《中国市场》2009,(41):33-35
当前,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突显,如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压力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物流业在加速我国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制造业成本的同时,能源消费增长迅速。本文通过对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得出物流业能源效率提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27.
要素禀赋差异与企业产权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契约的参与要素包括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不同要素的禀赋特征决定了要素所有权主体在企业内部的谈判能力,企业的实质是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一种递进谈判机制与过程。通过构建基于要素禀赋特征的企业产权博弈矩阵,发现不同社会经济状态下的要素禀赋特征内生决定了企业的产权安排方式。因此,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智力资本拥有企业产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28.
企业和谐管理的特征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和谐管理是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管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从我国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知识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适应迫切解决当今企业现实中存在诸多不和谐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中国式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是对企业和谐管理的特征与性质进行探讨,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和实质。  相似文献   
229.
对企业性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论界至今还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的指导下,来对比分析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并从对比分析的启示中来推导出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从而认识到要促进社会主义企业发展,要着重增强企业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23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how foodies' adoption of New Nordic Food enables them to combine aesthetic and moral cosmopolitanism ideals. It demonstrates that consumers integrate aesthetic and moral cosmopolitan discourses through two complementary processes: the re-aesthetization of nature and the re-moralization of the exotic. These processes combine in a cosmopolitan interest for one of the last unexplored foreign contexts: nature. The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contribute to existing research by showing that moral cosmopolitanism reflects a more individualized and less engaged form of consumption than ethical consumption. They illustrate how urban consumers perform distinction in contexts where nature is the most exotic unexplored context, highlighting further the reterritorialization of global cosmopolitan consumption, where food trends can only be consumed authentically in their context of origin. Finally, this article shows how moral cosmopolitanism can support consumers who acknowledge the need for ethical consumption yet struggle with its adop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